“沄沄瀉天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沄沄瀉天東”全詩
寒潮日夕至,不與廢興同。
陛下始封地,氣象常郁蔥。
六代有舊跡,物景付與公。
切莫負山水,可追王謝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江寧李諫議》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寧李諫議》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滄江石頭下,沄沄瀉天東。
在滄江的石頭下,滾滾的水流向東天。
這里描繪了江水奔流的景象,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氣勢。
寒潮日夕至,不與廢興同。
寒潮日夜來臨,與廢興不同。
這句詩意呼應了前兩句,寒潮的到來象征著變革和挑戰,與廢興相對立。
陛下始封地,氣象常郁蔥。
陛下初次封地,氣象常常郁郁蔥蔥。
這句詩表達了皇帝對這片土地的贊美,形容其景色美麗、氣象繁盛。
六代有舊跡,物景付與公。
六代留下了古跡,物景都屬于公眾。
這句詩指的是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歷史遺跡,以及這些景色和資源都屬于人民共享。
切莫負山水,可追王謝風。
切莫辜負山水之美,可以追隨王謝的風范。
這句詩詞表達了對自然山水之美的珍惜,并鼓勵人們追隨古代文人王謝的風范,追求高尚的品質和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水奔流、寒潮來臨、皇帝封地、歷史遺跡和山水之美等元素,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珍惜,同時也寄托了對人們追求高尚品質和境界的期望。
“沄沄瀉天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íng lǐ jiàn yì
江寧李諫議
cāng jiāng shí tou xià, yún yún xiè tiān dōng.
滄江石頭下,沄沄瀉天東。
hán cháo rì xī zhì, bù yǔ fèi xìng tóng.
寒潮日夕至,不與廢興同。
bì xià shǐ fēng dì, qì xiàng cháng yù cōng.
陛下始封地,氣象常郁蔥。
liù dài yǒu jiù jī, wù jǐng fù yǔ gōng.
六代有舊跡,物景付與公。
qiè mò fù shān shuǐ, kě zhuī wáng xiè fēng.
切莫負山水,可追王謝風。
“沄沄瀉天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