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長吟念東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亦長吟念東楚”全詩
吳客方思千里歸,不負洛陽塵與土。
到時水落鱖鱸肥,香稻初炊鱠紅縷。
休言羊酪敵蓴羹,我亦長吟念東楚。
平胡馬嘶誰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路中月夕登霽景臺與唐英話別》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路中月夕登霽景臺與唐英話別》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枝不動月光午,
況是高臺過新雨。
吳客方思千里歸,
不負洛陽塵與土。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風吹拂著樹枝,月光照耀下午夜,而且還下過新雨。詩人思念遠方的吳地客人,他們正懷念著千里之外的家鄉。詩人表示自己不會辜負洛陽的塵土,也就是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到時水落鱖鱸肥,
香稻初炊鱠紅縷。
休言羊酪敵蓴羹,
我亦長吟念東楚。
詩人預言著未來的景象,當水退去時,魚肉將會豐美,新鮮的稻谷將會煮成紅色的魚湯。詩人告訴讀者不要再提起羊酪與蓴羹,因為他也會長時間地吟唱并思念著東楚之地。
平胡馬嘶誰可留,
去去相望富春渚。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平原上的胡馬嘶鳴,沒有人能留住它們。詩人告別了唐英,他們相互望著遙遠的富春渚,彼此之間的離別之情無法言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離愁別緒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我亦長吟念東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zhōng yuè xī dēng jì jǐng tái yǔ táng yīng huà bié
路中月夕登霽景臺與唐英話別
fēng zhī bù dòng yuè guāng wǔ, kuàng shì gāo tái guò xīn yǔ.
風枝不動月光午,況是高臺過新雨。
wú kè fāng sī qiān lǐ guī, bù fù luò yáng chén yǔ tǔ.
吳客方思千里歸,不負洛陽塵與土。
dào shí shuǐ luò guì lú féi, xiāng dào chū chuī kuài hóng lǚ.
到時水落鱖鱸肥,香稻初炊鱠紅縷。
xiū yán yáng lào dí chún gēng, wǒ yì cháng yín niàn dōng chǔ.
休言羊酪敵蓴羹,我亦長吟念東楚。
píng hú mǎ sī shuí kě liú, qù qù xiāng wàng fù chūn zhǔ.
平胡馬嘶誰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我亦長吟念東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