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歸室廬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涼歸室廬清”全詩
既摧蚊蠅勢,任壯蛩蟬聲。
石榴墜枝熟,蒼蘚緣階生。
閉門且高臥,畏向泥涂行。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秋雨》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描繪了秋雨過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雨后秋氣早,涼歸室廬清。
既摧蚊蠅勢,任壯蛩蟬聲。
石榴墜枝熟,蒼蘚緣階生。
閉門且高臥,畏向泥涂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雨過后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傳達了對秋天的獨特感受。
首先,詩中提到的“雨后秋氣早,涼歸室廬清”,表達了秋天的涼爽和清新。雨后的秋天,氣溫降低,清新的秋風吹拂著室廬,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接著,詩中提到“既摧蚊蠅勢,任壯蛩蟬聲”,表達了秋天的寧靜和寂靜。雨水洗滌了蚊蠅的繁衍勢頭,而壯美的蛩蟬聲卻在此時響起,給人一種寧靜而壯美的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一些自然景物,如“石榴墜枝熟,蒼蘚緣階生”,這些景物的描繪增加了詩的生動感。石榴成熟了,墜落在枝頭,蒼蘚則生長在階梯的邊緣,展示了秋天的豐收和自然的生機。
最后兩句“閉門且高臥,畏向泥涂行”,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安逸的向往。作者選擇閉門高臥,不愿意走向泥濘的行路,這是對繁忙喧囂世界的回避,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安逸。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秋雨過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了秋天的涼爽、寧靜和豐收的一面,同時也表達了對寧靜和安逸的向往。
“涼歸室廬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ǔ
秋雨
yǔ hòu qiū qì zǎo, liáng guī shì lú qīng.
雨後秋氣早,涼歸室廬清。
jì cuī wén yíng shì, rèn zhuàng qióng chán shēng.
既摧蚊蠅勢,任壯蛩蟬聲。
shí liú zhuì zhī shú, cāng xiǎn yuán jiē shēng.
石榴墜枝熟,蒼蘚緣階生。
bì mén qiě gāo wò, wèi xiàng ní tú xíng.
閉門且高臥,畏向泥涂行。
“涼歸室廬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