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老以及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老以及少”全詩
銀鉛與丹砂,鑿金民爭貪。
蜀客善制錦,當先務桑蠶。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筍蕨,釣庖有巖潭。
頗同故鄉味,將喜獲所諳。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家掙寺丞知洛南》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家掙寺丞知洛南》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愛商於地,信美洛水南。
銀鉛與丹砂,鑿金民爭貪。
蜀客善制錦,當先務桑蠶。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筍蕨,釣庖有巖潭。
頗同故鄉味,將喜獲所諳。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家掙寺丞前往洛南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秦地的商業繁榮和美麗的洛水南流,表達了對洛南地區的向往和景色的贊美。詩中提到了銀鉛、丹砂和鑿金,暗示了人們對財富的爭奪和貪婪。詩人贊美了蜀地的織錦技藝,并強調了發展桑蠶業的重要性。他認為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應該穿著舒適,使人感到溫暖如春天的酣暢。詩人還描繪了采摘蔬菜和釣魚的場景,以及巖石和潭水的景色。最后,詩人表示洛南的風味與他的故鄉相似,他相信前往洛南的人將會喜歡并獲得所期望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洛南地區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的描繪,展示了洛南的繁榮和美麗。他通過對商業、財富和手工藝的描述,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和人們對物質追求的渴望。詩人還通過對衣著舒適和自然食物的贊美,表達了對簡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整首詩詞以洛南為背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洛南地區的喜愛和向往之情。
“衣老以及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ā zhēng sì chéng zhī luò nán
送家掙寺丞知洛南
qín ài shāng yú dì, xìn měi luò shuǐ nán.
秦愛商於地,信美洛水南。
yín qiān yǔ dān shā, záo jīn mín zhēng tān.
銀鉛與丹砂,鑿金民爭貪。
shǔ kè shàn zhì jǐn, dāng xiān wù sāng cán.
蜀客善制錦,當先務桑蠶。
yī lǎo yǐ jí shǎo, shǐ xù rú chūn hān.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zhāi shū yǒu sǔn jué, diào páo yǒu yán tán.
摘蔬有筍蕨,釣庖有巖潭。
pō tóng gù xiāng wèi, jiāng xǐ huò suǒ ān.
頗同故鄉味,將喜獲所諳。
“衣老以及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