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在目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川在目中”全詩
今握數萬眾,獨自制名城。
諸將俯聽命,莫敢輒吐聲。
堂下選騕褭,帳中圖崢嶸。
山川在目中,虜寇來必平。
誰人識謝艾,只是一書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李涇州審言二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涇州審言二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章乘一障,不過提千兵。
今握數萬眾,獨自制名城。
諸將俯聽命,莫敢輒吐聲。
堂下選騕褭,帳中圖崢嶸。
山川在目中,虜寇來必平。
誰人識謝艾,只是一書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李涇州審言的場景。詩人通過對李涇州的贊美和祝福,表達了對他在官場上的崇高地位和才能的認可。詩中提到了李涇州所擔任的職務,他掌握著數萬士兵的力量,獨自守護著一座名城。諸將都俯首聽從他的命令,沒有人敢輕易發聲。在他的府邸下面,選用了美麗的駿馬,帳篷中展示了雄偉壯麗的地圖。詩人相信只要李涇州在,山川之間的敵寇必然會被平定。然而,詩人也提到了自己的身份,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書生,對李涇州的了解和認識可能相對有限。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李涇州的贊美,展現了他在官場上的威望和能力。詩人通過對李涇州的描述,描繪了他的統治力和決策能力,以及他所擁有的軍事力量。詩中的對比也凸顯了李涇州的非凡之處,他獨自守護名城,指揮眾將,而其他人都對他敬畏有加。詩人對李涇州的景仰和祝福,表達了對他的崇高評價和期望。同時,詩人自謙地提到自己只是一個書生,暗示了自己對李涇州的認識可能有限,也展示了對李涇州的敬仰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李涇州的描繪,展現了他在官場上的威望和能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景仰和祝福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比和細節的描寫,展示了李涇州的非凡之處,同時也凸顯了詩人自謙的態度。
“山川在目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jīng zhōu shěn yán èr shǒu
送李涇州審言二首
gǔ zhāng chéng yī zhàng, bù guò tí qiān bīng.
古章乘一障,不過提千兵。
jīn wò shù wàn zhòng, dú zì zhì míng chéng.
今握數萬眾,獨自制名城。
zhū jiàng fǔ tīng mìng, mò gǎn zhé tǔ shēng.
諸將俯聽命,莫敢輒吐聲。
táng xià xuǎn yǎo niǎo, zhàng zhōng tú zhēng róng.
堂下選騕褭,帳中圖崢嶸。
shān chuān zài mù zhōng, lǔ kòu lái bì píng.
山川在目中,虜寇來必平。
shuí rén shí xiè ài, zhǐ shì yī shū shēng.
誰人識謝艾,只是一書生。
“山川在目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