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信鳥浮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信鳥浮沉”全詩
卑濕嗟猶劇,炎蒸老不禁。
高懷云出沒,寄信鳥浮沉。
君去逢親舊,微吟亦見心。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人入都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人入都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梁雖千里近,楚隔九江深。
卑濕嗟猶劇,炎蒸老不禁。
高懷云出沒,寄信鳥浮沉。
君去逢親舊,微吟亦見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親友離京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他提到了梁國雖然離京只有千里之遙,但楚國卻被九江深水所隔絕。詩人感嘆自己的卑微和濕潤的境遇,同時也感嘆炎熱的天氣讓人無法忍受。他抒發了對云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云一樣自由自在地飄蕩。詩人還提到了寄信的鳥兒,它們在空中飛翔,有時浮現,有時消失。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離去的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使微弱的吟唱也能傳達出內心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梁國和楚國的距離形容為千里和九江深水的差距,突出了離別的遙遠和無法逾越的障礙。詩中的卑濕和炎蒸形容了詩人的境遇和天氣的炎熱,增強了對離別的感慨。詩人對云和鳥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和飛翔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無法安定的狀態。最后,詩人通過微吟來表達對離去的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現了深情厚意。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寄信鳥浮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rù dū xià
送人入都下
liáng suī qiān lǐ jìn, chǔ gé jiǔ jiāng shēn.
梁雖千里近,楚隔九江深。
bēi shī jiē yóu jù, yán zhēng lǎo bù jīn.
卑濕嗟猶劇,炎蒸老不禁。
gāo huái yún chū mò, jì xìn niǎo fú chén.
高懷云出沒,寄信鳥浮沉。
jūn qù féng qīn jiù, wēi yín yì jiàn xīn.
君去逢親舊,微吟亦見心。
“寄信鳥浮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