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不堪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沙不堪寄”全詩
風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仲和師歸雪竇兼簡穎禪師》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仲和師歸雪竇兼簡穎禪師》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缽歸松下,將親聞道師。
風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仲和師歸雪竇兼簡穎禪師的情景。詩人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表達了對禪師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首句“野缽歸松下”描繪了禪師歸來的場景,野缽是指禪師的行囊,松下則象征著寧靜和寂靜的禪修之地。這句話傳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禪師的敬重。
接著,“將親聞道師”表達了詩人希望親自傾聽禪師的教誨和指導的愿望。這句話體現了詩人對禪修智慧的渴望和對禪師教誨的珍視。
第二句“風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風沙不堪寄意味著詩人無法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完全表達出來,而霜笴自相宜則暗示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認同和對禪師的理解。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禪修生活和禪師的敬仰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禪修相融合,使詩詞更具意境和內涵。
“風沙不堪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òng hé shī guī xuě dòu jiān jiǎn yǐng chán shī
送仲和師歸雪竇兼簡穎禪師
yě bō guī sōng xià, jiāng qīn wén dào shī.
野缽歸松下,將親聞道師。
fēng shā bù kān jì, shuāng gǎn zì xiāng yí.
風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風沙不堪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