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在墟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行在墟里”全詩
攄懷厭樓觀,寓興欣山水。
斷壁翠連云,寒流清見底。
主人開祿樽,下馬臨芳芷。
澄溜瀉灣漘,跳波生石齒。
園林始弄萼,皋垅時鳴雉。
談謔忘機心,笑言驚俗耳。
曠哉茲日游,何羨稽山美。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徐元輿見邀與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徐元輿見邀與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天氣晴朗,我再次踏上旅途,行走在繁華的市井之中。摒棄了繁瑣的樓閣觀賞,心中充滿了對山水的喜悅。斷壁上的翠綠與云彩相連,寒冷的溪水清澈見底。主人打開了酒壇,我下馬來到芳芷之前。澄清的溪水奔流入灣曲,波浪跳躍,石頭露出鋒齒。園林中的花朵開始綻放,皋垅上的雉鳥時而鳴叫。我們暢談笑鬧,忘卻了煩憂,笑語驚動了旁人的耳朵。這樣美好的一天,真是令人向往。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美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如翠連云、寒流清見底、跳波生石齒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深刻感悟。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人物的情感和行為,如主人開祿樽、下馬臨芳芷等,使整首詩詞更具生動性和情感共鳴。
這首詩詞展示了梅堯臣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向往。通過描繪山水之美,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的游走的向往。詩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寫,使整首詩詞更具生動感和情感共鳴,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行行在墟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 yuán yú jiàn yāo yǔ zhū jūn tóng yóu zhì fēng shān xī shàng zuò
徐元輿見邀與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
chūn jì chóng xíng xíng, xíng xíng zài xū lǐ.
春霽重行行,行行在墟里。
shū huái yàn lóu guān, yù xìng xīn shān shuǐ.
攄懷厭樓觀,寓興欣山水。
duàn bì cuì lián yún, hán liú qīng jiàn dǐ.
斷壁翠連云,寒流清見底。
zhǔ rén kāi lù zūn, xià mǎ lín fāng zhǐ.
主人開祿樽,下馬臨芳芷。
chéng liū xiè wān chún, tiào bō shēng shí chǐ.
澄溜瀉灣漘,跳波生石齒。
yuán lín shǐ nòng è, gāo lǒng shí míng zhì.
園林始弄萼,皋垅時鳴雉。
tán xuè wàng jī xīn, xiào yán jīng sú ěr.
談謔忘機心,笑言驚俗耳。
kuàng zāi zī rì yóu, hé xiàn jī shān měi.
曠哉茲日游,何羨稽山美。
“行行在墟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