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秦宮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入秦宮去”全詩
能言依婦女,學語類俳優。
玉銷閑拘束,金籠不自由。
哀良是黃鳥,死為穆公羞。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鸚鵡》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鸚鵡》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入秦宮去,千山隴樹秋。
能言依婦女,學語類俳優。
玉銷閑拘束,金籠不自由。
哀良是黃鳥,死為穆公羞。
詩意:
這首詩詞以鸚鵡為主題,通過描繪鸚鵡在秦宮中的境遇,表達了對鸚鵡被囚禁的悲憤之情。詩中通過對鸚鵡的描述,抒發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束縛的不滿,同時也暗示了對社會中被壓迫者的同情和對不公平待遇的譴責。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鸚鵡的境遇,通過對鸚鵡的比喻,抒發了作者對人類社會中被壓迫者的同情之情。詩中的“一入秦宮去,千山隴樹秋”揭示了鸚鵡被囚禁在秦宮中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鸚鵡失去自由的悲哀。接著,“能言依婦女,學語類俳優”表達了鸚鵡在囚禁中學會模仿人類言語的情景,但這種能力卻使它們更加依附于人類,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和自由。詩中的“玉銷閑拘束,金籠不自由”通過對鸚鵡所處環境的描繪,強調了它們被囚禁的痛苦和束縛。最后,“哀良是黃鳥,死為穆公羞”表達了對鸚鵡命運的哀嘆,暗示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壓迫的譴責。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鸚鵡的描繪,抒發了對自由和公正的向往,以及對社會中被壓迫者的同情和對不公平待遇的譴責。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社會中不公和束縛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一入秦宮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g wǔ
鸚鵡
yī rù qín gōng qù, qiān shān lǒng shù qiū.
一入秦宮去,千山隴樹秋。
néng yán yī fù nǚ, xué yǔ lèi pái yōu.
能言依婦女,學語類俳優。
yù xiāo xián jū shù, jīn lóng bù zì yóu.
玉銷閑拘束,金籠不自由。
āi liáng shì huáng niǎo, sǐ wèi mù gōng xiū.
哀良是黃鳥,死為穆公羞。
“一入秦宮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