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趺夜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今趺夜月”全詩
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姑蘇雜詠 千人石》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雜詠 千人石》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池上沒有陀石,曾經有千人坐在上面。如今只有一位山僧,獨自坐在月光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象,池塘上曾經有許多人坐在陀石上,而現在只剩下一位山僧。詩人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易逝的主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寥寥數語的場景,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詩人通過描述池塘上的陀石,暗示了過去繁華的景象,千人列坐的場面。然而,時光流轉,如今只剩下一位山僧,這種對比凸顯了人事易逝、世事無常的主題。
詩中的"趺夜月"表達了夜晚的寧靜和寂寥,與詩人孤獨的心境相呼應。山僧獨自坐在月光下,給人一種靜謐、超脫塵世的感覺。這種寂靜的景象與人世繁華的對比,使人們思考生命的無常和世間的虛幻。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景象,詩人喚起了人們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簡練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明代詩歌的特點,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對生命和人世的思考。
“如今趺夜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zá yǒng qiān rén shí
姑蘇雜詠 千人石
chí shàng wú tuó shí, qiān rén liè zuò céng.
池上無陀石,千人列坐曾。
rú jīn fū yè yuè, wéi yǒu yī shān sēng.
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如今趺夜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