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歸眾山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樵歸眾山昏”全詩
欲投石門宿,更度西南嶺。
遠聞云間鐘,蘿徑入寺永。
懸燈照靜室,一禮支公影。
鳥鳴澗壑空,泉響窗戶冷。
對此問山僧,何如沃州境?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姑蘇雜詠 南峰寺》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雜詠 南峰寺》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樵歸眾山昏,天峰尚余景。
樵夫歸來,群山已籠罩在黃昏的陰影中,只有南峰仍然保留著一絲景色。
欲投石門宿,更度西南嶺。
我想投宿在南峰的石門,繼續越過西南嶺。
遠聞云間鐘,蘿徑入寺永。
遠遠傳來云中的鐘聲,我沿著藤蔓覆蓋的小徑進入了這座寺廟,仿佛永遠停留在這里。
懸燈照靜室,一禮支公影。
懸掛的燈照亮了寧靜的房間,我向支公行禮,看到他的身影。
鳥鳴澗壑空,泉響窗戶冷。
山谷中空蕩蕩地只有鳥兒的鳴叫聲,泉水的聲音回蕩在冷冷的窗戶上。
對此問山僧,何如沃州境?
我向山中的僧人詢問,這里的景色如何與沃州的風景相比?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來到南峰寺的情景。作者在歸途中看到群山漸漸被夜幕籠罩,只有南峰仍然保留著一些景色。他想在南峰的石門處投宿,繼續向西南嶺前進。當他進入寺廟時,聽到了遠處云中的鐘聲,沿著藤蔓覆蓋的小徑進入了寺廟,感覺仿佛永遠停留在這里。他看到了懸掛的燈照亮了寧靜的房間,向支公行禮,看到了他的身影。山谷中只有鳥兒的鳴叫聲,泉水的聲音回蕩在冷冷的窗戶上。最后,作者向山中的僧人詢問,這里的景色如何與沃州的風景相比。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寺廟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南峰寺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神秘的環境中,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寺廟的寧靜。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熱愛和對寺廟的敬仰之情。
“樵歸眾山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zá yǒng nán fēng sì
姑蘇雜詠 南峰寺
qiáo guī zhòng shān hūn, tiān fēng shàng yú jǐng.
樵歸眾山昏,天峰尚余景。
yù tóu shí mén sù, gèng dù xī nán lǐng.
欲投石門宿,更度西南嶺。
yuǎn wén yún jiān zhōng, luó jìng rù sì yǒng.
遠聞云間鐘,蘿徑入寺永。
xuán dēng zhào jìng shì, yī lǐ zhī gōng yǐng.
懸燈照靜室,一禮支公影。
niǎo míng jiàn hè kōng, quán xiǎng chuāng hù lěng.
鳥鳴澗壑空,泉響窗戶冷。
duì cǐ wèn shān sēng, hé rú wò zhōu jìng?
對此問山僧,何如沃州境?
“樵歸眾山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