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師詔已成三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班師詔已成三殿”全詩
班師詔已成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霧中。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岳王墳》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岳王墳》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岳飛的墳墓,表達了對岳飛的崇敬和對國家的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樹無枝向北風,
千年遺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成三殿,
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
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
不見諸陵白霧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大樹無枝向北風的景象,表達了岳飛英勇抗敵的精神。詩中提到了岳飛的墳墓,表達了對岳飛的敬仰和對他遺留下的遺恨的哀悼之情。詩中還提到了班師詔已成三殿,指的是岳飛被追謚為忠武侯,被追封為三殿神主。射虜書猶說兩宮,指的是岳飛的《討虜檄》被傳到兩宮(指南宋朝廷和金朝朝廷)。詩中還表達了對岳飛的思念,空嗟高廟自藏弓,表示岳飛已經去世,無法再為國家效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回首棲霞嶺,卻看不見其他陵墓,只有白霧彌漫,暗示了國家的動蕩和不安。
這首詩詞通過對岳飛的英勇事跡和對他的敬仰之情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英雄的追思之情。同時,通過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凄涼和蕭瑟的感覺,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
“班師詔已成三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wáng fén
岳王墳
dà shù wú zhī xiàng běi fēng, qiān nián yí hèn qì yīng xióng.
大樹無枝向北風,千年遺恨泣英雄。
bān shī zhào yǐ chéng sān diàn, shè lǔ shū yóu shuō liǎng gōng.
班師詔已成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měi yì shàng fāng shuí qǐng jiàn, kōng jiē gāo miào zì cáng gōng.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qī xiá lǐng shàng jīn huí shǒu, bú jiàn zhū líng bái wù zhōng.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霧中。
“班師詔已成三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