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來初似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來初似墨”全詩
千載只書空,山靈恨何事。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姑蘇雜詠 卓筆峰(在天平山)》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雜詠 卓筆峰(在天平山)》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天平山上的景色,以及山中的云霧和飛過的雁鳥,表達了山靈對于千載以來無人能夠真正理解它的悲憤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云來初似墨,雁過還成字。
千載只書空,山靈恨何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天平山上的景色和山中的云霧。詩人用“云來初似墨”來形容云霧的濃密,如同墨汁般黑暗。接著,他用“雁過還成字”來形容飛過的雁鳥,仿佛它們在空中劃出了一行行的字跡。這種形象的描繪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山中云霧和飛鳥的動態美。
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山靈的悲憤之情。他說“千載只書空”,意味著千百年來,人們對于山中景色的描繪只是空洞的文字,無法真正理解山的靈性和美麗。最后一句“山靈恨何事”,表達了山靈對于人們的無知和忽視的不滿和悲傷。詩人通過這首詩詞,呼喚人們去真正欣賞山的美麗,并且尊重自然,與山水相融,以達到心靈的凈化和升華。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的云霧和飛鳥,表達了山靈對于人們的不理解和忽視的悲憤之情。它呼喚人們去真正欣賞山的美麗,并且尊重自然,與山水相融,以達到心靈的凈化和升華。
“云來初似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zá yǒng zhuō bǐ fēng zài tiān píng shān
姑蘇雜詠 卓筆峰(在天平山)
yún lái chū shì mò, yàn guò hái chéng zì.
云來初似墨,雁過還成字。
qiān zǎi zhǐ shū kōng, shān líng hèn hé shì.
千載只書空,山靈恨何事。
“云來初似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