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斂其施兮弗雨九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胡斂其施兮弗雨九州”全詩
下有蛟龍兮海波橫流,誰使子來兮從伯氏以游。
朝于兮望岐周,國有祀兮有何求?唐虞逝兮道阻修,慚德
輿兮干戈日休。
思夫人兮心焉孔憂。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姑蘇雜詠 望虞山辭》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雜詠 望虞山辭》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虞山峨峨兮出云油油,
胡斂其施兮弗雨九州。
下有蛟龍兮海波橫流,
誰使子來兮從伯氏以游。
朝于兮望岐周,
國有祀兮有何求?
唐虞逝兮道阻修,
慚德輿兮干戈日休。
思夫人兮心焉孔憂。
這首詩詞描繪了虞山的壯麗景色和作者對時局的思考。詩中的虞山高聳入云,云霧繚繞,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然而,這座山卻沒有降雨滋潤九州大地,使得百姓們備受困擾。詩中還提到了海波橫流,蛟龍出沒,暗示著社會動蕩和戰亂的局勢。
詩中作者問道,誰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帶來和平與繁榮?他望著岐周,希望國家能夠有祭祀,有所求。然而,唐虞時期的美好已經逝去,修復道路變得困難,道德和車轍都被戰爭所打斷。作者為此感到慚愧,干戈戰爭的日子已經結束,但和平仍然難以實現。他思念著夫人,心中充滿憂慮。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戰亂的憂慮,以及對和平與安寧的向往。它展示了明代時期的社會背景和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個人的情感體驗。
“胡斂其施兮弗雨九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zá yǒng wàng yú shān cí
姑蘇雜詠 望虞山辭
yú shān é é xī chū yún yóu yóu, hú liǎn qí shī xī fú yǔ jiǔ zhōu.
虞山峨峨兮出云油油,胡斂其施兮弗雨九州。
xià yǒu jiāo lóng xī hǎi bō héng liú, shuí shǐ zi lái xī cóng bó shì yǐ yóu.
下有蛟龍兮海波橫流,誰使子來兮從伯氏以游。
cháo yú xī wàng qí zhōu, guó yǒu sì xī yǒu hé qiú? táng yú shì xī dào zǔ xiū, cán dé
朝于兮望岐周,國有祀兮有何求?唐虞逝兮道阻修,慚德
yú xī gān gē rì xiū.
輿兮干戈日休。
sī fū rén xī xīn yān kǒng yōu.
思夫人兮心焉孔憂。
“胡斂其施兮弗雨九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