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飛蜻蜓后飛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飛蜻蜓后飛蝶”全詩
誰家季女弄春妍,披煙映日窗戶前。
金雀雙釵翠羽扇,纈屏黼帳文羅薦。
嬌羞年幾十五多,將呈復隱奈愁何。
流暉倏沒百花暝,空持可憐誰作并。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東飛伯勞歌》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飛伯勞歌》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飛蜻蜓后飛蝶,
桃葉楊枝每相接。
誰家季女弄春妍,
披煙映日窗戶前。
金雀雙釵翠羽扇,
纈屏黼帳文羅薦。
嬌羞年幾十五多,
將呈復隱奈愁何。
流暉倏沒百花暝,
空持可憐誰作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一位年輕女子的情態。詩中描述了蜻蜓和蝴蝶在桃葉和楊枝間飛舞的情景,以及一位季節的女子在煙霧中映照著陽光的窗前玩耍。她戴著金雀雙釵,手持翠羽扇,坐在纈屏和黼帳之間,身上穿著文羅所制的衣裳。她嬌羞地已經十五歲多了,將要展示自己的才華,或者選擇隱居,但是她面臨著困擾和憂愁。流光逝去,百花漸漸消失,她孤獨地持有著可憐的心情,不知道還有誰能與她并肩而立。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一位年輕女子的情態,展現了明代社會中女性的美麗和內心的矛盾。詩人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對細節的刻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女子的嬌美。同時,詩人也通過描述女子的內心困擾和憂愁,反映了當時女性在社會中所面臨的束縛和無奈。整首詩詞以流轉的春景為背景,通過對女子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由和選擇的渴望,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反思。這首詩詞既展現了明代社會的風貌,又抒發了詩人對女性命運的關切,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前飛蜻蜓后飛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fēi bó láo gē
東飛伯勞歌
qián fēi qīng tíng hòu fēi dié, táo yè yáng zhī měi xiāng jiē.
前飛蜻蜓后飛蝶,桃葉楊枝每相接。
shuí jiā jì nǚ nòng chūn yán, pī yān yìng rì chuāng hù qián.
誰家季女弄春妍,披煙映日窗戶前。
jīn què shuāng chāi cuì yǔ shàn, xié píng fǔ zhàng wén luó jiàn.
金雀雙釵翠羽扇,纈屏黼帳文羅薦。
jiāo xiū nián jǐ shí wǔ duō, jiāng chéng fù yǐn nài chóu hé.
嬌羞年幾十五多,將呈復隱奈愁何。
liú huī shū méi bǎi huā míng, kōng chí kě lián shuí zuò bìng.
流暉倏沒百花暝,空持可憐誰作并。
“前飛蜻蜓后飛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