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無人是知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他鄉無人是知己”全詩
他鄉無人是知己,欲歸未歸東復西。
弊裘愧見家中妻。
¤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太白三章》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白三章》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他鄉漂泊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太白,指的是北斗星,象征著方向和指引。詩中描述了太白星高懸北方,而北斗星則低垂,這暗示著作者身處異鄉,感到迷茫和無助。
詩的第二句寫到行人出關時,雞群亂啼。這一景象表達了作者離鄉背井的孤獨和無依無靠的感受。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在他鄉沒有知己的遭遇,感到孤獨無助。他渴望回到故鄉,但又未能實現,只能東復西歸。
最后兩句寫到作者穿著破舊的衣裳,感到愧疚地面對家中的妻子。這表達了作者對家庭的思念和對自己無法盡到責任的愧疚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他鄉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深深眷戀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在異鄉漂泊的困境和無奈。
“他鄉無人是知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bái sān zhāng
太白三章
tài bái zhèng gāo běi dǒu dī, xíng rén chū guān jī luàn tí.
太白正高北斗低,行人出關雞亂啼。
tā xiāng wú rén shì zhī jǐ, yù guī wèi guī dōng fù xī.
他鄉無人是知己,欲歸未歸東復西。
bì qiú kuì jiàn jiā zhōng qī.
弊裘愧見家中妻。
¤
“他鄉無人是知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