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吳王曾走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地吳王曾走犬”全詩
獵場四面圍畫旗,紅炬照輦還宮遲。
割鮮夕宴誰共食,臺上西子非樊姬。
春苑年來草仍綠,韓盧已去多麋鹿。
君不見漢皇縱狗殊有功,逐兔直到烏江東。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姑蘇雜詠 走狗塘(在城西)》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雜詠 走狗塘(在城西)》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堤長,春草淺,
此地吳王曾走犬。
這里的春天堤岸延綿,春草淺淺。這個地方曾經是吳王走狗的地方。
獵場四面圍畫旗,
紅炬照輦還宮遲。
獵場四周圍著畫旗,紅色的火炬照亮了輦車,但歸宮的時間卻拖得很晚。
割鮮夕宴誰共食,
臺上西子非樊姬。
割下的鮮花用來設宴,誰來共同享用呢?臺上的西子并非樊姬。
春苑年來草仍綠,
韓盧已去多麋鹿。
春天的花園多年來草仍然綠意盎然,韓盧已經離去,只剩下了許多麋鹿。
君不見漢皇縱狗殊有功,
逐兔直到烏江東。
你難道不知道漢皇縱狗的事跡非常卓越嗎?他追逐兔子一直追到了烏江東岸。
這首詩詞以描繪姑蘇(蘇州)走狗塘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歷史典故和帝王狩獵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歷史傳承的感慨和贊美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吳王、韓盧等歷史人物的提及,增加了詩詞的歷史文化內涵。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姑蘇走狗塘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歷史的熱愛和敬仰之情。
“此地吳王曾走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zá yǒng zǒu gǒu táng zài chéng xī
姑蘇雜詠 走狗塘(在城西)
chūn dī zhǎng, chūn cǎo qiǎn, cǐ dì wú wáng céng zǒu quǎn.
春堤長,春草淺,此地吳王曾走犬。
liè chǎng sì miàn wéi huà qí, hóng jù zhào niǎn hái gōng chí.
獵場四面圍畫旗,紅炬照輦還宮遲。
gē xiān xī yàn shuí gòng shí, tái shàng xī zǐ fēi fán jī.
割鮮夕宴誰共食,臺上西子非樊姬。
chūn yuàn nián lái cǎo réng lǜ, hán lú yǐ qù duō mí lù.
春苑年來草仍綠,韓盧已去多麋鹿。
jūn bú jiàn hàn huáng zòng gǒu shū yǒu gōng, zhú tù zhí dào wū jiāng dōng.
君不見漢皇縱狗殊有功,逐兔直到烏江東。
“此地吳王曾走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