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逢春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在路逢春雪”全詩
在路逢春雪,還山訪冷泉。
鐘催投寺錫,燈照泊江船。
法意休多問,無言即是禪。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僧恬歸靈隱》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恬歸靈隱》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僧人恬歸靈隱寺的情景,表達了對僧人修行生活的贊美和對禪宗思想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游方應未久,柳色變新年。
在路逢春雪,還山訪冷泉。
鐘催投寺錫,燈照泊江船。
法意休多問,無言即是禪。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詩人與僧人的別離,表達了對禪宗修行的思考和贊美。
詩詞的詩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游方應未久,柳色變新年:詩人表達了僧人游歷的生活方式,暗示了僧人對塵世的超脫和追求內心的寧靜。柳色變新年則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寓意著新的開始和希望。
2. 在路逢春雪,還山訪冷泉:詩人描繪了詩人與僧人在路上相遇的情景,春雪的出現增添了一絲清寒之感。還山訪冷泉則表達了僧人追求清凈和修行的決心。
3. 鐘催投寺錫,燈照泊江船:詩人描述了送別時鐘聲催促僧人投入寺廟生活的情景,燈光照亮了停泊在江邊的船只,象征著禪宗修行的指引和引導。
4. 法意休多問,無言即是禪:詩人表達了對禪宗修行的理解和贊美。法意休多問表示不要過多地追問禪宗的奧義,無言即是禪則強調了禪宗修行的本質是超越言語和思維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禪宗修行的場景,表達了對禪宗思想的贊美和對僧人修行生活的敬佩。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表達方式也展示了明代詩歌的特點和風格。
“在路逢春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tián guī líng yǐn
送僧恬歸靈隱
yóu fāng yīng wèi jiǔ, liǔ sè biàn xīn nián.
游方應未久,柳色變新年。
zài lù féng chūn xuě, hái shān fǎng lěng quán.
在路逢春雪,還山訪冷泉。
zhōng cuī tóu sì xī, dēng zhào pō jiāng chuán.
鐘催投寺錫,燈照泊江船。
fǎ yì xiū duō wèn, wú yán jí shì chán.
法意休多問,無言即是禪。
“在路逢春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