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暫對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宵暫對床”全詩
人情貧后見,客況醉中忘。
池柳疏含吹,江云薄護霜。
離舟待明發,愁思劇茫茫。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秋夜宿周記室草堂送王才》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宿周記室草堂送王才》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別還相戀,秋夜暫共眠。
人情貧后見,客況醉中忘。
池柳疏含吹,江云薄護霜。
離舟待明發,愁思劇茫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情景,詩人在周記室草堂與王才共度一夜。詩人與王才相互分別,卻又相互依戀,暫時共享床榻。在貧困之后,人情淡漠,但在醉酒之中,忘卻了客觀的現實。池塘邊的柳樹稀疏地搖曳著微風,江上的云朵薄薄地遮擋著霜寒。詩人離開舟船,等待黎明的到來,內心的憂思愈發深沉廣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秋夜的景色和情感,展示了人情冷暖、貧困的現實以及酒后的遺忘。詩中的池柳和江云,以及離舟待明的場景,都給人以寂寥和孤獨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茫然。整首詩詞以秋夜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傳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現實的思考,展示了明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情感表達能力。
“秋宵暫對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sù zhōu jì shì cǎo táng sòng wáng cái
秋夜宿周記室草堂送王才
xiāng bié hái xiāng liàn, qiū xiāo zàn duì chuáng.
相別還相戀,秋宵暫對床。
rén qíng pín hòu jiàn, kè kuàng zuì zhōng wàng.
人情貧后見,客況醉中忘。
chí liǔ shū hán chuī, jiāng yún báo hù shuāng.
池柳疏含吹,江云薄護霜。
lí zhōu dài míng fā, chóu sī jù máng máng.
離舟待明發,愁思劇茫茫。
“秋宵暫對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