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雨苔生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積雨苔生桁”全詩
積雨苔生桁,回風葉滿床。
學僧持凈律,避客錄奇方。
若問塵中事,無聞不是忘。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贈朱山人》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朱山人》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來嫌眾累,
依澗獨開房。
積雨苔生桁,
回風葉滿床。
學僧持凈律,
避客錄奇方。
若問塵中事,
無聞不是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人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老人感到厭倦了與人群的接觸,選擇在山澗旁獨自建造了一間房子。由于長期積雨,房梁上長滿了苔蘚,床上也被風吹落的葉子填滿。老人學習佛法,持有純凈的戒律,避開了世俗的客人,專注于記錄奇特的方術。如果有人問起塵世間的瑣事,老人寧愿選擇遺忘,不去關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老人的生活環境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塵世繁雜的厭倦和追求寧靜的心愿。老人選擇了一個僻靜的地方,獨自居住,遠離了喧囂和紛擾。他專注于學習佛法,持守純凈的律法,追求心靈的凈化和超脫。他避開了世俗的客人,不愿被瑣事所擾,更愿意選擇遺忘,將注意力集中在更高層次的追求上。
詩中的意象描繪細膩而生動,通過描寫房梁上的苔蘚和床上的落葉,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這些意象與老人內心的追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他與塵世的分離和超越。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老人的心境和追求,展示了明代詩人高啟獨特的寫作風格。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這首詩詞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內心追求的思考。
“積雨苔生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ū shān rén
贈朱山人
lǎo lái xián zhòng lèi, yī jiàn dú kāi fáng.
老來嫌眾累,依澗獨開房。
jī yǔ tái shēng héng, huí fēng yè mǎn chuáng.
積雨苔生桁,回風葉滿床。
xué sēng chí jìng lǜ, bì kè lù qí fāng.
學僧持凈律,避客錄奇方。
ruò wèn chén zhōng shì, wú wén bú shì wàng.
若問塵中事,無聞不是忘。
“積雨苔生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