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沫亂珠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吐沫亂珠流”全詩
香宜橙實晚,肥過稻花秋。
出籪來深浦,隨燈聚遠洲。
郡齋初退食,可怕有監州。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賦得蟹送人之官》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得蟹送人之官》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送蟹給官員的場景,通過對蟹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官員權力的諷刺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吐沫亂珠流,無腸豈識愁。
香宜橙實晚,肥過稻花秋。
出籪來深浦,隨燈聚遠洲。
郡齋初退食,可怕有監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蟹為主題,通過對蟹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官員的諷刺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詩中的蟹被描繪成吐沫亂流的形象,暗喻官員們口若懸河、滿口空話。而蟹沒有腸子,無法體會憂愁,象征著官員們對人民疾苦的漠視。
詩中提到的橙實晚和肥過稻花秋,描繪了蟹的美味和肥美,暗示了官員們享受著豐盛的物質生活,而忽視了人民的疾苦和困境。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蟹從深浦出發,隨著燈光聚集到遠洲,這里可以理解為官場。郡齋初退食,可怕有監州,表達了作者對官員們權力濫用的擔憂和對監察機構的期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蟹的描寫,暗喻了官員們的虛偽和對人民疾苦的漠視,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官員權力濫用的擔憂。
“吐沫亂珠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xiè sòng rén zhī guān
賦得蟹送人之官
tù mò luàn zhū liú, wú cháng qǐ shí chóu.
吐沫亂珠流,無腸豈識愁。
xiāng yí chéng shí wǎn, féi guò dào huā qiū.
香宜橙實晚,肥過稻花秋。
chū duàn lái shēn pǔ, suí dēng jù yuǎn zhōu.
出籪來深浦,隨燈聚遠洲。
jùn zhāi chū tuì shí, kě pà yǒu jiān zhōu.
郡齋初退食,可怕有監州。
“吐沫亂珠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