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無家作路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十無家作路人”出自唐代薛據的《早發上東門(一作綦毋潛詩,題作落第后口號)》,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ān shí wú jiā zuò lù rén,詩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三十無家作路人”全詩
《早發上東門(一作綦毋潛詩,題作落第后口號)》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無家作路人。
時命不將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陽塵。
時命不將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陽塵。
分類:
《早發上東門(一作綦毋潛詩,題作落第后口號)》薛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上東門(一作綦毋潛詩,題作落第后口號)
朝代:唐代
作者:薛據
十五能文西入秦,
三十無家作路人。
時命不將明主合,
布衣空惹洛陽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薛據的作品,也有一種說法是綦毋潛的作品,題作落第后口號,在表述自己的遭遇和人生感慨。
詩的第一句寫到自己十五歲時才文采斐然,就北上進入秦地,顯示出了作者年少不凡的才華。然而第二句詩才30歲,已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形容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第三句表達了時運不濟,沒有與明君合作的機會,使得自己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命運不順。
最后一句以布衣惹塵比喻自己在洛陽四處流浪,生活無依。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青年時期的風采和自己后來的困頓,表現出了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對人生的思考。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的遭遇和他們對命運的矛盾感受。
“三十無家作路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shàng dōng mén yī zuò qí wú qián shī, tí zuò luò dì hòu kǒu hào
早發上東門(一作綦毋潛詩,題作落第后口號)
shí wǔ néng wén xī rù qín, sān shí wú jiā zuò lù rén.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無家作路人。
shí mìng bù jiāng míng zhǔ hé, bù yī kōng rě luò yáng chén.
時命不將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陽塵。
“三十無家作路人”平仄韻腳
拼音:sān shí wú jiā zuò lù ré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三十無家作路人”的相關詩句
“三十無家作路人”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三十無家作路人”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三十無家作路人”出自薛據的 《早發上東門(一作綦毋潛詩,題作落第后口號)》,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