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還自別鄉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朝還自別鄉城”全詩
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
路去幾程天欲近,春來十日水初生。
只愁使者頻催發,不盡江頭話別情。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被召將京師留別親友》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被召將京師留別親友》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長途送別親友的場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未來的期許。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長送游人作遠行,今朝還自別鄉城。
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
路去幾程天欲近,春來十日水初生。
只愁使者頻催發,不盡江頭話別情。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寫詩人長途送別游人的情景,展現了離別的悲傷和不舍之情。詩人在今晨離開故鄉城市,自己也要前往京師。他擔心北山上的風起會傳來對他的誹謗,也感到慚愧于東觀(指東觀書院)的學者們對他的議論和批評。詩人在路途中思考,不知還要走多久才能到達目的地,而春天已經來臨了十天,水流也剛剛開始漲起。他唯一的憂慮是使者頻頻催促他啟程,無法盡情地與江頭的親友們道別。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未來的期許。它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不舍,同時也抒發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今朝還自別鄉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èi zhào jiāng jīng shī liú bié qīn yǒu
被召將京師留別親友
zhǎng sòng yóu rén zuò yuǎn xíng, jīn zhāo hái zì bié xiāng chéng.
長送游人作遠行,今朝還自別鄉城。
běi shān kǒng qǐ yí wén qiào, dōng guān cán dāo lùn yì míng.
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
lù qù jǐ chéng tiān yù jìn, chūn lái shí rì shuǐ chū shēng.
路去幾程天欲近,春來十日水初生。
zhǐ chóu shǐ zhě pín cuī fā, bù jìn jiāng tóu huà bié qíng.
只愁使者頻催發,不盡江頭話別情。
“今朝還自別鄉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