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憐素質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憐素質新”全詩
霜機驚落早,風麈尚揮頻。
席上曾歌怨,窗間或掩顰。
何如為君子,遠路障埃塵。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周復秀才賦行李中一物得紈扇》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周復秀才賦行李中一物得紈扇》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周復秀才賦行李中一物得紈扇
不畫乘鸞女,應憐素質新。
霜機驚落早,風麈尚揮頻。
席上曾歌怨,窗間或掩顰。
何如為君子,遠路障埃塵。
詩意:
這首詩詞是高啟送別周復秀才時所作。詩中描繪了周復秀才得到一把紈扇的情景,并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祝福。詩人通過描寫紈扇的美麗和周復秀才的品質,表達了對他前程的期望和對他遠行的關切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場景,通過對紈扇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周復秀才的贊美之情。首句“不畫乘鸞女,應憐素質新”,表達了周復秀才的清新和純潔之美,與傳統的女子畫像相比,更顯得樸素和真實。接著,詩人用“霜機驚落早,風麈尚揮頻”來形容紈扇的輕盈和飄逸,展示了紈扇的高雅和精致。在第三、四句中,詩人提到了周復秀才曾在席上歌唱怨曲,或在窗間掩顰,這些細節揭示了他的才情和內心的感受。最后兩句“何如為君子,遠路障埃塵”,表達了詩人對周復秀才的期望,希望他能成為一位有品德的君子,并祝福他在遠行的路途中能夠順利、平安。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紈扇的描寫,展示了周復秀才的品質和美好,同時表達了詩人對他的贊賞和祝福。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詩人成功地傳達了情感和思想,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送別的情景和情感。
“應憐素質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ōu fù xiù cái fù xíng lǐ zhōng yī wù dé wán shàn
送周復秀才賦行李中一物得紈扇
bù huà chéng luán nǚ, yīng lián sù zhì xīn.
不畫乘鸞女,應憐素質新。
shuāng jī jīng luò zǎo, fēng zhǔ shàng huī pín.
霜機驚落早,風麈尚揮頻。
xí shàng céng gē yuàn, chuāng jiàn huò yǎn pín.
席上曾歌怨,窗間或掩顰。
hé rú wèi jūn zǐ, yuǎn lù zhàng āi chén.
何如為君子,遠路障埃塵。
“應憐素質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