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晏復誰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晏復誰尋”全詩
君家不可見,但聽煙中禽。
日落浦云遠,雨余江水深。
非同抱清節,歲晏復誰尋。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贈竹里子》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竹里子》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的景象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弭楫望迷林,閑為淇澳吟。
停下船槳,望著茂密的竹林,心情閑適地吟唱。
君家不可見,但聽煙中禽。
你的家不可見,只能聽到煙霧中的鳥鳴聲。
日落浦云遠,雨余江水深。
太陽落下,港口的云彩遙遠,雨后江水深沉。
非同抱清節,歲晏復誰尋。
不同于一般人堅守清廉的品德,歲月漸晚,又有誰能尋找到這樣的人。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竹林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他停下船槳,凝望茂密的竹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閑適地吟唱,享受著與自然的交流。他感嘆自己的家無法見到,只能聽到煙霧中的鳥鳴聲,這增加了一種離別的情感。太陽落下后,港口的云彩遙遠,雨后江水深沉,給人一種寧靜和深遠的感覺。最后,詩人提到自己與眾不同,堅守清廉的品德,但歲月漸晚,很少有人能夠理解和尋找到這樣的人。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獨特。通過對竹林、煙霧、鳥鳴、太陽、云彩和江水的描繪,詩人將自然景色與自己的情感融為一體,展現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清廉品德的堅守。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深遠和思索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獨白和對人生的思考。
“歲晏復誰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ú lǐ zǐ
贈竹里子
mǐ jí wàng mí lín, xián wèi qí ào yín.
弭楫望迷林,閑為淇澳吟。
jūn jiā bù kě jiàn, dàn tīng yān zhōng qín.
君家不可見,但聽煙中禽。
rì luò pǔ yún yuǎn, yǔ yú jiāng shuǐ shēn.
日落浦云遠,雨余江水深。
fēi tóng bào qīng jié, suì yàn fù shuí xún.
非同抱清節,歲晏復誰尋。
“歲晏復誰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