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誰為縫春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中誰為縫春衣”全詩
江橋水柵多酒壚,女兒解歌山鷓鴣。
武昌西上巴陵道,聞郎處處經過好。
櫻桃熟時郎不歸,客中誰為縫春衣。
陌頭空問琵琶卜,欲歸不歸在郎足。
郎心重利輕風波,在家日少行路多。
妾今能使烏頭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憶遠曲》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遠曲》是明代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揚子津頭的風景和作者對遠方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揚子津頭風色起,
郎帆一開三百里。
江橋水柵多酒壚,
女兒解歌山鷓鴣。
武昌西上巴陵道,
聞郎處處經過好。
櫻桃熟時郎不歸,
客中誰為縫春衣。
陌頭空問琵琶卜,
欲歸不歸在郎足。
郎心重利輕風波,
在家日少行路多。
妾今能使烏頭白,
不能使郎休作客。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揚子津頭的風景,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郎帆遠航的情景,形容了江橋水柵上的酒壚,以及女兒解歌唱山鷓鴣的情景。作者在武昌西上巴陵道聽聞郎的行蹤,但郎卻在櫻桃熟時未歸,這使得作者感到無法縫制春衣。作者在陌頭空問琵琶卜卦,希望知道郎是否會歸來,但答案卻取決于郎自己的決定。詩的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郎心重利輕風波的理解,希望郎能在家中多呆,少外出行路。作者表示自己雖然能使烏頭變白,但卻不能使郎停止作客。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遠方郎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家庭溫暖和穩定生活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繪,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家庭的重視。
“客中誰為縫春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yuǎn qū
憶遠曲
yáng zi jīn tóu fēng sè qǐ, láng fān yī kāi sān bǎi lǐ.
揚子津頭風色起,郎帆一開三百里。
jiāng qiáo shuǐ zhà duō jiǔ lú, nǚ ér jiě gē shān zhè gū.
江橋水柵多酒壚,女兒解歌山鷓鴣。
wǔ chāng xī shàng bā líng dào, wén láng chǔ chù jīng guò hǎo.
武昌西上巴陵道,聞郎處處經過好。
yīng táo shú shí láng bù guī, kè zhōng shuí wèi fèng chūn yī.
櫻桃熟時郎不歸,客中誰為縫春衣。
mò tóu kōng wèn pí pá bo, yù guī bù guī zài láng zú.
陌頭空問琵琶卜,欲歸不歸在郎足。
láng xīn zhòng lì qīng fēng bō, zài jiā rì shǎo xíng lù duō.
郎心重利輕風波,在家日少行路多。
qiè jīn néng shǐ wū tóu bái, bù néng shǐ láng xiū zuò kè.
妾今能使烏頭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客中誰為縫春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