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若下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山若下南”全詩
縣治琴聲古,泉香酒味甘。
竹欄春護鴨,葦箔夏分蠶。
大小馮君后,傳家爾最堪。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送烏城馮明府》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烏城馮明府》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馮明府離開烏城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贊美。
詩中的第一句“青山若下南,一騎入晴嵐”,通過描繪青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開烏城的祝愿,希望他能夠駕馭駿馬,踏上通往南方的道路。
接下來的兩句“縣治琴聲古,泉香酒味甘”,描繪了烏城的風景和生活氛圍。縣治中傳來古琴的聲音,使人感受到古老的文化底蘊;泉水散發出清香,酒的味道也十分甘美,展現了烏城的宜人環境。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不同季節的景物和生活場景,展示了烏城的四季之美。竹欄春天保護著鴨子,葦箔夏天分擔了蠶的重負,這些細節描寫了烏城的豐富生態和人們對自然的關愛。
最后兩句“大小馮君后,傳家爾最堪”,表達了詩人對馮明府的贊美和祝福。詩人認為,無論是在家族中的大小地位,馮明府都是最值得傳承的人,他具備了出色的才華和品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烏城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對烏城的贊美。同時,詩中展現了烏城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生活氛圍,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受。
“青山若下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ū chéng féng míng fǔ
送烏城馮明府
qīng shān ruò xià nán, yī qí rù qíng lán.
青山若下南,一騎入晴嵐。
xiàn zhì qín shēng gǔ, quán xiāng jiǔ wèi gān.
縣治琴聲古,泉香酒味甘。
zhú lán chūn hù yā, wěi bó xià fēn cán.
竹欄春護鴨,葦箔夏分蠶。
dà xiǎo féng jūn hòu, chuán jiā ěr zuì kān.
大小馮君后,傳家爾最堪。
“青山若下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