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春不見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經春不見花”全詩
蘼蕪青渚燕,楊柳白門鴉。
拙宦危機遠,工吟癖性加。
閑坊車馬少,不似住京華。
¤
分類:
作者簡介(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京師寓廨(三首)》高啟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京師寓廨(三首)》是明代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京師的生活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幾夜頻聽雨,經春不見花。
蘼蕪青渚燕,楊柳白門鴉。
拙宦危機遠,工吟癖性加。
閑坊車馬少,不似住京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京師(即北京)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京師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作者幾夜頻聽雨,經過了整個春天卻沒有看到花朵。這揭示了作者在京師的生活單調而乏味,缺乏自然的美好。
接著,詩中出現了蘼蕪青渚燕、楊柳白門鴉的景象。蘼蕪是指水中的水蔥,青渚則是指綠色的水面,燕、楊柳和白門鴉則是京師的常見景物。這些景物的描繪增添了一絲生機和活力,但與作者的心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是一個拙宦(指官場上的平庸之人),危機遠離,卻對吟詩作畫有著濃厚的興趣。這表明作者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作者將自己的性格特點稱為“工吟癖性加”,表達了他對吟詩的執著和追求。
最后,詩中提到閑坊車馬少,不似住京華。這句話暗示了作者對京師繁華生活的不羨慕,他更喜歡寧靜的生活環境。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更加注重內心的寧靜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京師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以及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對自身性格的反思,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
“經春不見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shī yù xiè sān shǒu
京師寓廨(三首)
jǐ yè pín tīng yǔ, jīng chūn bú jiàn huā.
幾夜頻聽雨,經春不見花。
mí wú qīng zhǔ yàn, yáng liǔ bái mén yā.
蘼蕪青渚燕,楊柳白門鴉。
zhuō huàn wēi jī yuǎn, gōng yín pǐ xìng jiā.
拙宦危機遠,工吟癖性加。
xián fāng chē mǎ shǎo, bù shì zhù jīng huá.
閑坊車馬少,不似住京華。
¤
“經春不見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