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之謀在河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樽俎之謀在河朔”出自宋代晁說之的《書事》,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zūn zǔ zhī móu zài hé shuò,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樽俎之謀在河朔”全詩
《書事》
狂寇舳艫星斗落,列炬燒江猶未覺。
太平斥候固不嚴,樽俎之謀在河朔。
太平斥候固不嚴,樽俎之謀在河朔。
分類:
《書事》晁說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事》是一首宋代晁說之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動蕩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對于政治局勢的思考和觀察。
詩中的第一句“狂寇舳艫星斗落,列炬燒江猶未覺”表達了戰亂頻繁的景象。狂寇指的是瘋狂的盜賊,舳艫是指船只,星斗落則是形容星辰墜落的景象。列炬燒江意味著火光照亮了江面,但人們對于戰亂的威脅還沒有意識到。這兩句描繪了社會動蕩和人們對于危險的麻木狀態。
接下來的兩句“太平斥候固不嚴,樽俎之謀在河朔”則表達了作者對于政治局勢的觀察。太平指的是相對安定的時期,斥候是指邊境的哨探。作者認為太平時期的邊境防備不夠嚴密,政府對于潛在威脅的忽視。樽俎是指宴會上的酒器和食器,謀指的是政治策略。作者認為政府的關注點應該放在邊境的安全上,而不是紛繁的宴會和政治策略。
整首詩通過描繪戰亂和政治局勢,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動蕩和政府決策的擔憂。它呈現了一個深思熟慮的觀察者對于時代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狂盜的船只星辰墜落,
火光燒亮江面卻無覺。
太平時期的邊境防備不嚴,
政府的關注點在宴會和政治策略。
“樽俎之謀在河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ì
書事
kuáng kòu zhú lú xīng dǒu luò, liè jù shāo jiāng yóu wèi jué.
狂寇舳艫星斗落,列炬燒江猶未覺。
tài píng chì hòu gù bù yán, zūn zǔ zhī móu zài hé shuò.
太平斥候固不嚴,樽俎之謀在河朔。
“樽俎之謀在河朔”平仄韻腳
拼音:zūn zǔ zhī móu zài hé shuò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樽俎之謀在河朔”的相關詩句
“樽俎之謀在河朔”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樽俎之謀在河朔”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樽俎之謀在河朔”出自晁說之的 《書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