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待歸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望鄉待歸舟”全詩
駐馬渡江處,望鄉待歸舟。
分類:
作者簡介(劉昚虛)
劉昚虛字全乙,亦字挺卿,號易軒。盛唐著名詩人。生于開元二年(公元714年)。20歲中進士,22歲參加吏部宏詞科考試,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經局校書郎,為皇太子校勘經史;旋轉崇文館校書郎,為皇親國戚的子侄們校勘典籍,均為從九品的小吏。
《句》劉昚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唐代詩人劉昚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離鄉別井后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譯文如下:
歸夢如春水,悠悠繞故鄉。
駐馬渡江處,望鄉待歸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離開家鄉后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在他的歸夢中,家鄉如同春水一般清澈而悠遠,環繞著他的心頭。他駐馬在江邊,渡江之處,盼望著歸舟的到來,期盼著能回到故鄉。
這首詩詞通過簡單的描寫,展現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歸夢如春水的比喻,美麗而富有詩意,象征著作者內心深處對家鄉溫暖和純凈的懷念。詩詞的結構簡潔明快,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渴望和希望能早日歸去的情感。整首詩抓住了時光荏苒,江河奔流的特點,以短小的詩句展示了作者沉重而深刻的感情,給人以深深的思緒和共鳴。
此詩顯露了唐代文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離鄉背井者內心的紛亂和彷徨。這種離鄉的痛苦與歸家的渴望,是許多古代詩人常常描繪的主題。該作品在離情別緒中表達出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沉情感,以及在異鄉求學或行商過程中的孤獨和無助。通過描寫家鄉和外鄉之間的沖突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情感歸屬和對歸去的渴望。整體而言,該詩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離別之苦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望鄉待歸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guī mèng rú chūn shuǐ, yōu yōu rào gù xiāng.
歸夢如春水,悠悠繞故鄉。
zhù mǎ dù jiāng chù, wàng xiāng dài guī zhōu.
駐馬渡江處,望鄉待歸舟。
“望鄉待歸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