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梅令人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食梅令人酸”全詩
豈無岳與海,不如瓜與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聞布帛語,結發得儔侶。
黃蘗染素絲,苦浸為別離。
別離近不遠,後會猶未期。
分類:
《擬古與韓集敘別》晁說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與韓集敘別》是宋代晁說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雀常相隨,鴻鵠中路迷。
豈無岳與海,不如瓜與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聞布帛語,結發得儔侶。
黃蘗染素絲,苦浸為別離。
別離近不遠,后會猶未期。
中文譯文:
小鳥常常相互陪伴,大鳥卻在中途迷失了方向。
難道沒有岳山和大海,比不上瓜和葛這樣的平凡之物。
吃梅子讓人感到酸澀,吃冰讓人感到寒冷。
一聽到布帛的聲音,就結發成為了伴侶。
黃蘗染了素絲,苦澀地沉浸在別離之中。
離別雖然近在眼前,但再次相見的時機卻未確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際關系和離別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小鳥常常相互陪伴,而大鳥卻在中途迷失了方向,暗示了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常常迷失自己的方向。接著,作者以岳山和大海與瓜和葛的對比,表達了對于平凡和偉大之間的思考,認為平凡的事物也有其獨特的價值。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通過描述吃梅子和吃冰的感受,表達了離別的苦澀和寒冷。然后,作者提到一聽到布帛的聲音,就結發成為了伴侶,暗示了人們在共同的興趣和理念下結合在一起。最后,作者表達了離別雖然近在眼前,但再次相見的時機卻未確定的情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際關系、平凡與偉大、離別和相聚的思考和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食梅令人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yǔ hán jí xù bié
擬古與韓集敘別
yàn què cháng xiāng suí, hóng hú zhōng lù mí.
燕雀常相隨,鴻鵠中路迷。
qǐ wú yuè yǔ hǎi, bù rú guā yǔ gé.
豈無岳與海,不如瓜與葛。
shí méi lìng rén suān, shí bīng lìng rén hán.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yī wén bù bó yǔ, jié fà dé chóu lǚ.
一聞布帛語,結發得儔侶。
huáng niè rǎn sù sī, kǔ jìn wèi bié lí.
黃蘗染素絲,苦浸為別離。
bié lí jìn bù yuǎn, hòu huì yóu wèi qī.
別離近不遠,後會猶未期。
“食梅令人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