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謝洛陽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謝洛陽秋”全詩
時代邈已遠,共謝洛陽秋。
洛陽大道邊,舊地尚依然。
下馬獨太息,擾擾城市喧。
時人欣綠珠,詩滿金谷園。
千載埋輪地,無人興一言。
正直死猶忌,況乃未死前。
汨羅有翻浪,恐是嫌屈原。
我聞太古水,上與天相連。
如何一落地,又作九曲泉。
萬古惟高步,可以旌我賢。
作者簡介(蔣冽)
唐代詩人。生卒年未詳,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南)人。父挺,乃高宗時宰相高智周外孫。等進士第,開元中,歷侍御史、司封考功二員外郎。天寶中,歷禮、吏、戶三部侍郎,尚書左丞。安史亂起,陷賊,受偽職,后不知所終。《全唐詩》存詩七首。
《經埋輪地》蔣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埋輪地》是唐代蔣冽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時間的流轉和一位有才華的人物被遺忘的悲哀。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家張御史,晉國綠珠樓。
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共同告別了洛陽的秋天。
洛陽大道旁,舊址猶存。
我下馬車獨自嘆息,城市嘈雜喧囂。
時下的人們喜歡綠珠樓,金谷園中充滿了詩意。
千年過去,輪子埋入了土地,沒有人再提起一言。
正直的人在去世后還忌諱,更何況在未去世之前。
汨羅江有起伏的波浪,恐怕是嫌棄屈原。
我聽說太古時期的水,與天相連。
如何一落到地上,又成為了九曲泉。
唯有高尚的行為才能留名萬古,才能把我推向事業的巔峰。
詩意和賞析:
《經埋輪地》通過描繪洛陽古都的衰敗和人們對歷史的遺忘,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們對過去事物的疏忽的感慨。詩中提到的漢家張御史和晉國綠珠樓是古代洛陽的著名人物和建筑,現在已經過去了,人們對它們的記憶逐漸模糊。作者獨自注視著過去的繁華,感慨萬分。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引用汨羅江和屈原的故事,探討了歷史不能被遺忘的重要性。汨羅江象征著歷史的波瀾壯闊,而屈原是一個被人們遺忘的例子。最后,作者呼吁只有高尚的行為才能留名萬古,才能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傳承。整首詩以寫景的手法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洞察力。
“共謝洛陽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ái lún dì
經埋輪地
hàn jiā zhāng yù shǐ, jìn guó lǜ zhū lóu.
漢家張御史,晉國綠珠樓。
shí dài miǎo yǐ yuǎn, gòng xiè luò yáng qiū.
時代邈已遠,共謝洛陽秋。
luò yáng dà dào biān, jiù dì shàng yī rán.
洛陽大道邊,舊地尚依然。
xià mǎ dú tài xī, rǎo rǎo chéng shì xuān.
下馬獨太息,擾擾城市喧。
shí rén xīn lǜ zhū, shī mǎn jīn gǔ yuán.
時人欣綠珠,詩滿金谷園。
qiān zǎi mái lún dì, wú rén xìng yī yán.
千載埋輪地,無人興一言。
zhèng zhí sǐ yóu jì, kuàng nǎi wèi sǐ qián.
正直死猶忌,況乃未死前。
mì luó yǒu fān làng, kǒng shì xián qū yuán.
汨羅有翻浪,恐是嫌屈原。
wǒ wén tài gǔ shuǐ, shàng yǔ tiān xiàng lián.
我聞太古水,上與天相連。
rú hé yī luò dì, yòu zuò jiǔ qǔ quán.
如何一落地,又作九曲泉。
wàn gǔ wéi gāo bù, kě yǐ jīng wǒ xián.
萬古惟高步,可以旌我賢。
“共謝洛陽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