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有鷹犬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遂有鷹犬輩”全詩
遂有鷹犬輩,拔劍各爭功。
一出定萬乘,去若冥冥鴻。
寂寂千古下,孰繼采芝翁。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四皓廟二首》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皓廟二首》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小人只追求微小的利益,而這種心態在古代經典《禮記》中有所記載。詩中提到了鷹犬輩的人物,他們為了爭奪功名而拔劍相爭。其中一人成功地獲得了權力,但他的離去卻像黑暗中的大雁一樣隱匿不見。這種情景在千古間默默地延續下來,那個能夠繼承采芝翁(指賢人)的人又是誰呢?
這首詩詞通過對小人行為的描繪,表達了對功利主義和權力爭奪的批判。作者通過對小人的描寫,暗示了他們的短視和淺薄,以及他們對真正的價值和道德的忽視。詩中的鷹犬輩象征著那些為了私利而不擇手段的人,而拔劍爭功則象征著他們之間的殘酷競爭。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寂寥的感覺,通過對權力爭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憂慮和對道德價值的思考。詩中的冥冥鴻和千古下都暗示了這種現象在歷史長河中不斷重復,而孰繼采芝翁則提出了一個問題,即誰能夠繼承賢人的智慧和道德觀念。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小言望小利,載在禮經中。
遂有鷹犬輩,拔劍各爭功。
一出定萬乘,去若冥冥鴻。
寂寂千古下,孰繼采芝翁。
希望這個分析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首詩詞的意義和賞析。
“遂有鷹犬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hào miào èr shǒu
四皓廟二首
xiǎo yán wàng xiǎo lì, zài zài lǐ jīng zhōng.
小言望小利,載在禮經中。
suì yǒu yīng quǎn bèi, bá jiàn gè zhēng gōng.
遂有鷹犬輩,拔劍各爭功。
yī chū dìng wàn shèng, qù ruò míng míng hóng.
一出定萬乘,去若冥冥鴻。
jì jì qiān gǔ xià, shú jì cǎi zhī wēng.
寂寂千古下,孰繼采芝翁。
“遂有鷹犬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