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陽領郡經三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滁陽領郡經三月”全詩
屐齒免憂巖下折,簿書長苦案頭堆。
潾潾泉石吟魂健,漠漠煙嵐病眼開。
盡日引渠尋勝境,讀碑攪篆掃蒼苔。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與嘉佑同游寶應寺》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嘉佑同游寶應寺》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滁陽領郡經三月,
在滁陽郡度過了三個月,
寶應游山始一回。
才剛開始游覽寶應山。
屐齒免憂巖下折,
穿著草鞋,不用擔心在山下摔倒,
簿書長苦案頭堆。
書籍堆積在案頭,長時間的苦讀。
潾潾泉石吟魂健,
清澈的泉水和石頭,喚起了詩人的靈感,
漠漠煙嵐病眼開。
迷蒙的煙霧和云霧,使得眼睛感到疲倦。
盡日引渠尋勝境,
整天引導水渠,尋找美景,
讀碑攪篆掃蒼苔。
閱讀碑文,攪動篆刻,掃除蒼苔。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與嘉佑一同游覽寶應寺的情景。詩人在滁陽郡度過了三個月后,開始游覽寶應山。他穿著草鞋,不用擔心在山下摔倒,但長時間的苦讀使他感到疲倦。然而,清澈的泉水和石頭喚起了他的靈感,迷蒙的煙霧和云霧卻使他的眼睛感到疲倦。整天引導水渠,尋找美景,閱讀碑文,攪動篆刻,掃除蒼苔。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表達了對美景的追求和對文化的熱愛。
“滁陽領郡經三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jiā yòu tóng yóu bǎo yìng sì
與嘉佑同游寶應寺
chú yáng lǐng jùn jīng sān yuè, bǎo yìng yóu shān shǐ yī huí.
滁陽領郡經三月,寶應游山始一回。
jī chǐ miǎn yōu yán xià zhé, bù shū zhǎng kǔ àn tóu duī.
屐齒免憂巖下折,簿書長苦案頭堆。
lín lín quán shí yín hún jiàn, mò mò yān lán bìng yǎn kāi.
潾潾泉石吟魂健,漠漠煙嵐病眼開。
jǐn rì yǐn qú xún shèng jìng, dú bēi jiǎo zhuàn sǎo cāng tái.
盡日引渠尋勝境,讀碑攪篆掃蒼苔。
“滁陽領郡經三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