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鳴不到鳳凰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鳴不到鳳凰池”全詩
埋瘞肯饒鸚鵡冢,飛鳴不到鳳凰池。
遺翎尚在飄松逕,舊跡猶存傍槿籬。
應得羽人尸解術,夜來何處啄靈芝。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羅思純鶴斃為四韻吊之》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羅思純鶴斃為四韻吊之》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雪干朱淡殞仙姿,
千歲無徵事可悲。
埋瘞肯饒鸚鵡冢,
飛鳴不到鳳凰池。
遺翎尚在飄松徑,
舊跡猶存傍槿籬。
應得羽人尸解術,
夜來何處啄靈芝。
中文譯文:
純潔的白雪覆蓋著朱紅的殿宇,仙鶴的美麗形象已經消逝。千年過去,再也沒有什么跡象,這是多么令人悲傷的事情。即使埋葬在鸚鵡冢中,也無法飛鳴到鳳凰池。仙鶴的羽毛仍然飄落在松樹的小徑上,舊時的痕跡依然存在于紫荊籬笆旁。應該有羽人的尸解術,才能在夜晚到哪里覓食靈芝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仙鶴凄涼的畫面,表達了對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懷念和悲傷之情。詩中的仙鶴象征著純潔和高貴,而雪、朱紅、鸚鵡冢、鳳凰池等意象則增添了詩詞的神秘和浪漫氛圍。
詩人通過描寫仙鶴的消逝和遺留下的痕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無法挽回的遺憾。詩中的仙鶴被埋葬在鸚鵡冢中,無法飛鳴到鳳凰池,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離去和無法再現的悲哀。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希望。仙鶴的羽毛仍然飄落在松樹的小徑上,舊時的痕跡依然存在,這暗示著美好事物的影響和記憶仍然存在于人們的心中。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羽人的尸解術和夜晚啄食靈芝的情景,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描寫,表達了對仙鶴的神秘和仰慕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仙鶴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懷念和無法挽回的遺憾,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對超凡境界的向往。
“飛鳴不到鳳凰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ó sī chún hè bì wèi sì yùn diào zhī
羅思純鶴斃為四韻吊之
xuě gān zhū dàn yǔn xiān zī, qiān suì wú zhēng shì kě bēi.
雪乾朱澹殞仙姿,千歲無徵事可悲。
mái yì kěn ráo yīng wǔ zhǒng, fēi míng bú dào fèng huáng chí.
埋瘞肯饒鸚鵡冢,飛鳴不到鳳凰池。
yí líng shàng zài piāo sōng jìng, jiù jī yóu cún bàng jǐn lí.
遺翎尚在飄松逕,舊跡猶存傍槿籬。
yīng de yǔ rén shī jiě shù, yè lái hé chǔ zhuó líng zhī.
應得羽人尸解術,夜來何處啄靈芝。
“飛鳴不到鳳凰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