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淮風月供吟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映淮風月供吟筆”全詩
映淮風月供吟筆,拱極星辰伴使車。
別岸酒濃桑葉落,野亭霜薄菊花疏。
東南莫作三年調,紅藥香繁在直廬。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送王司諫赴淮南轉運》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司諫赴淮南轉運》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王司諫離別京都,前往淮南擔任轉運使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白獸樽前侍玉除,暫分邦計別宸居。
映淮風月供吟筆,拱極星辰伴使車。
別岸酒濃桑葉落,野亭霜薄菊花疏。
東南莫作三年調,紅藥香繁在直廬。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王司諫的祝福。詩中的"白獸樽前侍玉除"指的是王司諫在離別前,與朝廷官員共飲白獸樽酒,以示別離之意。"暫分邦計別宸居"表示王司諫離開京都,暫時離開朝廷的職位。"映淮風月供吟筆,拱極星辰伴使車"表達了王司諫在淮南地區欣賞風景、吟詠詩文的情景,同時也暗示他將在淮南地區擔任重要職務,受到星辰的庇佑。
"別岸酒濃桑葉落,野亭霜薄菊花疏"描繪了離別后的景象。"別岸酒濃"意味著離別后的酒宴更加濃烈,"桑葉落"象征著時光的流逝。"野亭霜薄菊花疏"則表達了秋天的景象,菊花稀疏,霜氣漸濃。這些景象都暗示了離別的凄涼和時光的流轉。
最后兩句"東南莫作三年調,紅藥香繁在直廬"是對王司諫的勸勉和祝福。"東南莫作三年調"意味著王司諫在淮南地區不要過于久留,應盡快完成使命返回。"紅藥香繁在直廬"則表示王司諫的家鄉直廬依然繁榮昌盛,期望他能早日回歸。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和對王司諫的祝福,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王司諫前程的期許。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季節變化,詩詞也展示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主題。
“映淮風月供吟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sī jiàn fù huái nán zhuǎn yùn
送王司諫赴淮南轉運
bái shòu zūn qián shì yù chú, zàn fēn bāng jì bié chén jū.
白獸樽前侍玉除,暫分邦計別宸居。
yìng huái fēng yuè gōng yín bǐ, gǒng jí xīng chén bàn shǐ chē.
映淮風月供吟筆,拱極星辰伴使車。
bié àn jiǔ nóng sāng yè luò, yě tíng shuāng báo jú huā shū.
別岸酒濃桑葉落,野亭霜薄菊花疏。
dōng nán mò zuò sān nián diào, hóng yào xiāng fán zài zhí lú.
東南莫作三年調,紅藥香繁在直廬。
“映淮風月供吟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