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命執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旦命執法”全詩
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
自為志得行,功業如臯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諫紙無直言,綸誥多愧辭。
黽勉為何事,親老與妻兒。
一旦命執法,嫉惡寄所施。
丹筆方肆直,皇情已見疑。
斥逐深山中,窮辱何羸羸。
于張及不得,安用此生為。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吾志》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吾志》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志向的堅持和追求,以及對社會和個人責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
我生來并非沒有才華,我的志向也不卑微。
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
我向往著堯舜那樣的君主,學業扎根于孔子和姬姓的賢人。
自為志得行,功業如臯夔。
我自己立志并實踐,我的成就將如同臯夔一樣輝煌。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我既考中了進士科舉,又在清切司(官職)任職。
諫紙無直言,綸誥多愧辭。
上書諫言的信紙上沒有直言之辭,奏章中充滿了自責之辭。
黽勉為何事,親老與妻兒。
我為了什么而努力奮斗呢?是為了家人和親老。
一旦命執法,嫉惡寄所施。
一旦擔任官職,我將懲惡揚善,施行正義。
丹筆方肆直,皇情已見疑。
我用紅色的筆墨寫下直言不諱,但皇帝對我已經產生了疑慮。
斥逐深山中,窮辱何羸羸。
被貶謫到深山中,遭受了極大的恥辱。
于張及不得,安用此生為。
與張(指張載)無緣,我該如何安排我的一生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禹偁對自己志向的堅持,他不愿意將自己的才華和志向浪費在平庸之中。他向往著有德行的君主,以及受過良好教育的賢人。他自己立下志向,并努力實現,希望取得輝煌的成就。然而,他在官場上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他的直言不諱引起了皇帝的懷疑,最終被貶謫到深山中。詩中流露出作者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家人和親老的關心和責任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一生的困惑和迷茫,他不明白自己的一生究竟為了什么。整首詩詞充滿了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一旦命執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zhì
吾志
wú shēng fēi bù chén, wú zhì fù bù bēi.
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
zhì jūn wàng yáo shùn, xué yè gēn kǒng jī.
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
zì wèi zhì de xíng, gōng yè rú gāo kuí.
自為志得行,功業如臯夔。
jì dēng jùn xiù kē, yòu zài qīng qiē sī.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jiàn zhǐ wú zhí yán, lún gào duō kuì cí.
諫紙無直言,綸誥多愧辭。
mǐn miǎn wèi hé shì, qīn lǎo yǔ qī ér.
黽勉為何事,親老與妻兒。
yī dàn mìng zhí fǎ, jí è jì suǒ shī.
一旦命執法,嫉惡寄所施。
dān bǐ fāng sì zhí, huáng qíng yǐ jiàn yí.
丹筆方肆直,皇情已見疑。
chì zhú shēn shān zhōng, qióng rǔ hé léi léi.
斥逐深山中,窮辱何羸羸。
yú zhāng jí bù dé, ān yòng cǐ shēng wèi.
于張及不得,安用此生為。
“一旦命執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