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經羅剎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經羅剎石”全詩
遠經羅剎石,去近鶺鴒原。
菊暖秋飛蝶,霜晴夜叫猿。
老郎方吏隱,應笑市朝喧。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送戚殿丞之任括蒼》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戚殿丞之任括蒼》是宋代詩人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佐郡海西邊,掛帆離兔園。
遠經羅剎石,去近鶺鴒原。
菊暖秋飛蝶,霜晴夜叫猿。
老郎方吏隱,應笑市朝喧。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戚殿丞離任擔任蒼州刺史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表達了對戚殿丞的祝福和對他在新任職位上的期望。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佐郡海西邊,掛帆離兔園”描繪了戚殿丞離開郡治,啟程前往蒼州的情景。海西邊指的是郡治所在地的西邊,掛帆離兔園則是指戚殿丞離開郡治的船只已經起航,遠離了兔園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遠經羅剎石,去近鶺鴒原”描述了戚殿丞的旅途。羅剎石是一座山石的名字,詩人通過描繪戚殿丞經過這座山石,表達了他的旅途遙遠。而鶺鴒原則是指戚殿丞即將到達的地方,這里可能是蒼州的一片原野。
接下來的兩句“菊暖秋飛蝶,霜晴夜叫猿”描繪了離別時的季節景象。菊暖秋飛蝶表明已經是秋天,蝴蝶在花間飛舞。霜晴夜叫猿則表明天氣已經寒冷,夜晚猿猴的叫聲在寂靜中回蕩。這些景象與離別的情感相呼應,增加了詩詞的意境。
最后兩句“老郎方吏隱,應笑市朝喧”表達了詩人對戚殿丞的期望。老郎指的是戚殿丞的年紀已經較大,方吏則指他在政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詩人希望戚殿丞能夠在新的職位上隱居退隱,遠離喧囂的市朝,專心為蒼州的百姓服務。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表達對戚殿丞的祝福,展現了王禹偁細膩的情感和對官員廉潔奉公的期望。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感。
“遠經羅剎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ī diàn chéng zhī rèn kuò cāng
送戚殿丞之任括蒼
zuǒ jùn hǎi xī biān, guà fān lí tù yuán.
佐郡海西邊,掛帆離兔園。
yuǎn jīng luó chà shí, qù jìn jí líng yuán.
遠經羅剎石,去近鶺鴒原。
jú nuǎn qiū fēi dié, shuāng qíng yè jiào yuán.
菊暖秋飛蝶,霜晴夜叫猿。
lǎo láng fāng lì yǐn, yīng xiào shì cháo xuān.
老郎方吏隱,應笑市朝喧。
“遠經羅剎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