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多悲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發多悲感”全詩
白發多悲感,皇華倦送迎。
奉身無實事,困我為虛名。
會向滄浪上,秋風自濯纓。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官舍偶題》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官舍偶題》是宋代詩人王禹偁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員在官舍中的生活和心情。
詩中描述了官員的俸祿隨著月份的流逝而逐漸消耗殆盡,公務則不斷地產生。作者以白發多悲感來表達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無情。皇華倦送迎則表明官員對于繁瑣的禮儀和應酬感到厭倦。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于官場虛名的困擾。奉身無實事,困我為虛名,這句話揭示了官員在官場中往往只是追求虛榮和名利,而缺乏真正的實際工作。
最后兩句“會向滄浪上,秋風自濯纓”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向往。滄浪指的是蘇州的滄浪亭,它是一處幽靜的景點,而秋風濯纓則象征著洗去塵埃,追求清凈。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官員的生活和心情,表達了對于官場虛名和繁瑣的厭倦,以及對于回歸自然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
“白發多悲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hě ǒu tí
官舍偶題
fèng qián suí yuè jǐn, gōng wù zhú shí shēng.
俸錢隨月盡,公務逐時生。
bái fà duō bēi gǎn, huáng huá juàn sòng yíng.
白發多悲感,皇華倦送迎。
fèng shēn wú shí shì, kùn wǒ wèi xū míng.
奉身無實事,困我為虛名。
huì xiàng cāng láng shàng, qiū fēng zì zhuó yīng.
會向滄浪上,秋風自濯纓。
“白發多悲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七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