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尋兩制我知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遍尋兩制我知榮”全詩
猶作三丞君最屈,遍尋兩制我知榮。
湮沉莫厭青衫在,彼此俱嗟白發生。
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陽田好欲歸耕。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酬太常晁丞見寄》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太常晁丞見寄》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年布素定交情,
恨不同為出谷鶯。
猶作三丞君最屈,
遍尋兩制我知榮。
湮沉莫厭青衫在,
彼此俱嗟白發生。
重入玉堂非所望,
汶陽田好欲歸耕。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禹偁寫給太常晁丞的回信。詩人回憶起過去的交情,感嘆自己不能和晁丞一同出谷地,以展翅高飛。詩人稱贊晁丞的才華,認為他在官場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詩人表示自己一直在尋找機會來表達對晁丞的敬佩之情。詩人和晁丞都已經年老,彼此都為白發而感嘆。詩人并不希望再次進入官場,而是渴望回到汶陽的田園,過上平靜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官場的失望。詩人通過回憶過去的交情,表達了對晁丞的敬佩和對他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憤慨。詩人的言辭中透露出對官場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自己和晁丞的對比,凸顯了晁丞的才華和自己的無奈。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遍尋兩制我知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tài cháng cháo chéng jiàn jì
酬太常晁丞見寄
dāng nián bù sù dìng jiāo qíng, hèn bù tóng wèi chū gǔ yīng.
當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為出谷鶯。
yóu zuò sān chéng jūn zuì qū, biàn xún liǎng zhì wǒ zhī róng.
猶作三丞君最屈,遍尋兩制我知榮。
yān chén mò yàn qīng shān zài, bǐ cǐ jù jiē bái fà shēng.
湮沉莫厭青衫在,彼此俱嗟白發生。
zhòng rù yù táng fēi suǒ wàng, wèn yáng tián hǎo yù guī gēng.
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陽田好欲歸耕。
“遍尋兩制我知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