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可沙邊狎蟲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乍可沙邊狎蟲鳥”全詩
乍可沙邊狎蟲鳥,誰能池上送夔龍。
入耆英社老能幾,舉力田科今不逢。
翠管檀槽方迭奏,未應考擊到編鐘。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絕無上足擔簦至,僅有長須荷鍤從。
乍可沙邊狎蟲鳥,誰能池上送夔龍。
入耆英社老能幾,舉力田科今不逢。
翠管檀槽方迭奏,未應考擊到編鐘。
中文譯文:
沒有人能夠背起重重的簦篷,只有長須的人才能從中獲益。
或許可以在沙灘上與昆蟲和鳥兒玩耍,但誰能將夔龍送到池塘上呢?
老年人進入耆英社團,能夠做些什么呢?他們的力量在現代農業中已經不再適用。
翠綠的管子和檀木槽不斷奏出美妙的音樂,但它們還沒有被用來演奏編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能力衰退的思考。詩中描述了一種失落感和對過去的懷念。
首先,詩中提到了無人能夠背起重重的簦篷,只有長須的人才能從中獲益。這里的簦篷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負擔或責任,而長須的人則代表著有智慧和經驗的長者。這種對比暗示了年輕人在現代社會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以及老年人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
其次,詩中描述了在沙灘上與昆蟲和鳥兒玩耍的場景,但誰能將夔龍送到池塘上呢?夔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和權力。這里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世界中缺乏真正有力的領導者和英雄的失望。
接著,詩中提到了老年人進入耆英社團,但他們的力量在現代農業中已經不再適用。這里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老年人的經驗和能力在現代社會中可能被忽視或邊緣化。
最后,詩中描述了翠綠的管子和檀木槽奏出美妙的音樂,但它們還沒有被用來演奏編鐘。這里的對比暗示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遺憾和不滿。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個人能力衰退的思考,以及對于美好事物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的遺憾。它反映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的觀察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
“乍可沙邊狎蟲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qiáng fǔ méng zhòng yùn shí shǒu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jué wú shàng zú dān dēng zhì, jǐn yǒu cháng xū hé chā cóng.
絕無上足擔簦至,僅有長須荷鍤從。
zhà kě shā biān xiá chóng niǎo, shuí néng chí shàng sòng kuí lóng.
乍可沙邊狎蟲鳥,誰能池上送夔龍。
rù qí yīng shè lǎo néng jǐ, jǔ lì tián kē jīn bù féng.
入耆英社老能幾,舉力田科今不逢。
cuì guǎn tán cáo fāng dié zòu, wèi yìng kǎo jī dào biān zhōng.
翠管檀槽方迭奏,未應考擊到編鐘。
“乍可沙邊狎蟲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