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徒苦與賀爭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徒苦與賀爭名”全詩
從教雪犬吠所怪,肯學秋蟲鳴不平。
沙虱伺人陰發矢,蝦蟆欲客化為坑。
相逢莫說當時事,說著當時尚失驚。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三和》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三和》中文譯文:
同進多為蕡訟屈,
薄徒苦與賀爭名。
從教雪犬吠所怪,
肯學秋蟲鳴不平。
沙虱伺人陰發矢,
蝦蟆欲客化為坑。
相逢莫說當時事,
說著當時尚失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出了作者對時世之不平和自身遭遇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同進多為蕡訟屈",表達了同道者常常因為無理的訴訟而受到屈辱。"薄徒苦與賀爭名"意味著那些虛浮的人們為了名利而爭斗,而詩人則深感這種爭名奪利之事的苦澀和淺薄。
接下來的兩句"從教雪犬吠所怪,肯學秋蟲鳴不平",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眾人對待不平之事的不滿。雪犬是指被教唆的犬只,而秋蟲則是指秋天鳴叫的昆蟲,詩人暗示自己不愿成為被人操縱或無聲無息的存在,而是希望能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不平之情。
"沙虱伺人陰發矢,蝦蟆欲客化為坑"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那些陰暗的人和虛偽的人的厭惡。沙虱伺人陰發矢,指的是那些暗中伺機攻擊別人的人,而蝦蟆欲客化為坑,則意味著那些虛偽的人希望吞噬他人。
最后兩句"相逢莫說當時事,說著當時尚失驚"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事的不愿再提及,因為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再說也只會帶來無益的驚慌。詩人希望能夠超越過去的事情,關注當下的生活和境遇。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劉克莊對于時世之不平和個人遭遇的不滿和思考。他呼吁人們不要追求虛浮的名利,而是要有正直的品性,發出自己的聲音,關注當下的生活。這首詩詞流露出詩人的直言不諱和對社會現象的批評,展示了他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薄徒苦與賀爭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hé
三和
tóng jìn duō wèi fén sòng qū, báo tú kǔ yǔ hè zhēng míng.
同進多為蕡訟屈,薄徒苦與賀爭名。
cóng jiào xuě quǎn fèi suǒ guài, kěn xué qiū chóng míng bù píng.
從教雪犬吠所怪,肯學秋蟲鳴不平。
shā shī cì rén yīn fā shǐ, há ma yù kè huà wéi kēng.
沙虱伺人陰發矢,蝦蟆欲客化為坑。
xiāng féng mò shuō dāng shí shì, shuō zhe dāng shí shàng shī jīng.
相逢莫說當時事,說著當時尚失驚。
“薄徒苦與賀爭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