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知崖內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知崖內外”全詩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又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難與拘儒論,無方即大方。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爭論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認為,拘泥于儒家學說的爭論是困難的,而沒有固定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大方。他感嘆自己的見解獨特,卻不知道自己的立場在何方。他認為受到智者的啟發仍然有限,即使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也無法衡量聃子的學說。他感到自己無法了解崖壁內外的事物,就像烏鴉只能在道旁觀望一樣。他提到了血戰和蠻爭的角斗,以及士人對于遠方的向往。最后,他認為自己的見識有限,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看到事物,而真正的膽識則是能夠開拓更廣闊的領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爭論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通過對比和對立,揭示了自己對于學術爭論的困惑和對于人生境遇的無奈。他認為真正的大方不是拘泥于某種學說,而是能夠超越固定的框架,擁有開放的思維。他對于自己的見解獨特而自豪,但又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立場在何方。他對于智者的啟發表示敬佩,但也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有限。他用烏鴉觀望道旁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于事物本質的無法洞察。最后,他通過血戰和蠻爭的描寫,以及士人望洋的形象,表達了對于遠方的向往和對于更廣闊領域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于學術和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莫知崖內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èr shǒu
又二首
nán yǔ jū rú lùn, wú fāng jí dà fāng.
難與拘儒論,無方即大方。
dòng rán jiē wǒ tà, yú jìng zài hé xiāng.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huì shuō yóu wèi guǎ, dān shū bù kě liàng.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mò zhī yá nèi wài, wū dǔ dào fān bàng.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xuè zhàn mán zhēng jiǎo, kuáng xíng shì wàng yáng.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qū qū jiāo xiǎo jiàn, gān dǎn huà fēng jiāng.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莫知崖內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