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善地亦靠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湓城善地亦靠里”全詩
妻牽郎衣留不得,兒抱斧頸尤可悲。
寄聲征夫且止淚,矯情勿為識者窺。
國貧端坐養士耳,汝曹衣廩民血髓。
邊頭戰士寒墮指,霜風獵獵陣云起,湓城善地亦靠里。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觀調發四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調發四首》是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路邊紛紛送行的人是誰,
相互對望,淚水如繩纏。
妻子牽著丈夫的衣袖,舍不得離別,
兒子抱著父親的脖子,尤其可悲。
寫信給征夫,暫停流淚,
不要扭曲情感讓別人窺視。
國家貧困,只能坐在家中養士耳朵,
你們這些穿廩衣食民血肉的人。
邊境上的戰士寒冷中指尖掉落,
寒風呼嘯,戰云卷起,
湓城是個優良的土地,也靠得住。
詩意和賞析:
《觀調發四首》是一首描寫宋代時期邊境戰事和人民苦難的詩詞。詩中以妻子、兒子與丈夫分別的情景為切入點,表達了家庭的痛苦和離別的悲傷。妻子牽著丈夫的衣袖不舍離別,兒子緊緊抱著父親的脖子,這種親情的牽掛和離別的痛苦使人動容。詩人通過這一情節,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悲劇和痛苦。
詩中還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批判和對國家貧困的憂慮。詩人以兒子抱斧頸的形象,表達了對農民子弟參戰的悲哀和不公。他告誡征夫不要流露過多的情感,以免被人窺視和誤解,也抒發了自己對戰爭的不滿和對農民的關切。
最后幾句表達了對國家貧困和邊境戰事的關注。國家貧困使得士兵只能坐在家中,無法為國家效力。而戰士們在邊境上,寒冷的環境讓他們的手指凍落。詩人通過這些形象揭示了國家的困境和戰爭的殘酷。湓城作為一個優良的土地,也受到了戰爭的侵襲,這也反映了戰爭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整體來說,《觀調發四首》通過溫情的家庭場景和揭示社會苦難的形象,展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困境。
“湓城善地亦靠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diào fā sì shǒu
觀調發四首
lù bàng fēn fēn sòng zhě shuí, xiāng gù lèi xià rú gěng mí.
路傍紛紛送者誰,相顧淚下如綆縻。
qī qiān láng yī liú bù dé, ér bào fǔ jǐng yóu kě bēi.
妻牽郎衣留不得,兒抱斧頸尤可悲。
jì shēng zhēng fū qiě zhǐ lèi, jiáo qíng wù wèi shí zhě kuī.
寄聲征夫且止淚,矯情勿為識者窺。
guó pín duān zuò yǎng shì ěr, rǔ cáo yī lǐn mín xuè suǐ.
國貧端坐養士耳,汝曹衣廩民血髓。
biān tóu zhàn shì hán duò zhǐ, shuāng fēng liè liè zhèn yún qǐ,
邊頭戰士寒墮指,霜風獵獵陣云起,
pén chéng shàn dì yì kào lǐ.
湓城善地亦靠里。
“湓城善地亦靠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