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有生芻藉只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有生芻藉只雞”全詩
便無華表翔雙鶴,不有生芻藉只雞。
在昔陶潛書處士,從它孟德揭征西。
原頭一慟關倫紀,始信彭殤未易齊。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季父習靜哀詩四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季父習靜哀詩四首》是劉克莊所作,屬于宋代的詩詞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季父習靜哀詩四首
習靜先生子劉子,
新阡即此是標題。
便無華表翔雙鶴,
不有生芻藉只雞。
在昔陶潛書處士,
從它孟德揭征西。
原頭一慟關倫紀,
始信彭殤未易齊。
中文譯文:
季父習靜悼詩四首
習靜先生的兒子劉子,
新阡即此是標題。
沒有華麗的石碑上飛翔的兩只鶴,
只有生草堆積的雞。
在古時的陶潛撰寫《歸田賦》的隱士,
從他的《孟德賦》中得知征西的消息。
原本頭一次悲慟關倫的事跡,
才相信彭城的殤事并未平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為了悼念季父習靜而創作的四首詩。詩人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習靜先生的墓碑,以及在墓碑上沒有華麗的雕飾,只有雞食的草堆積,形象地表達了習靜生前的清貧樸素。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陶淵明和孟德,這是兩位古代文人的名字。陶淵明是一個隱士,他寫了《歸田賦》,表達了他追求田園生活的向往。而孟德則是指諸葛亮,他寫了《孟德賦》,其中記載了他征西的事跡。通過提及這兩位文人,詩人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并且暗示了逝去的習靜先生也有著對田園生活和遠方的向往。
最后兩句詩中的關倫和彭殤是歷史上的人物。關倫是晉朝時的一位將領,他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彭殤則是指劉備的兒子劉禪,他在位時國家遭受困厄。通過提及關倫和彭殤,詩人表達了對歷史上英勇犧牲者的敬意,并暗示了時局仍未安定,國家仍未復興。
整首詩以簡約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習靜先生的悼念,展示了作者對田園生活和歷史英雄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當時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未來的期盼。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長的形象描繪和隱晦的暗示,展示了劉克莊細膩的情感和對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
“不有生芻藉只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fù xí jìng āi shī sì shǒu
季父習靜哀詩四首
xí jìng xiān shēng zǐ liú zi, xīn qiān jí cǐ shì biāo tí.
習靜先生子劉子,新阡即此是標題。
biàn wú huá biǎo xiáng shuāng hè, bù yǒu shēng chú jí zhī jī.
便無華表翔雙鶴,不有生芻藉只雞。
zài xī táo qián shū chǔ shì, cóng tā mèng dé jiē zhēng xī.
在昔陶潛書處士,從它孟德揭征西。
yuán tóu yī tòng guān lún jì, shǐ xìn péng shāng wèi yì qí.
原頭一慟關倫紀,始信彭殤未易齊。
“不有生芻藉只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