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映三橋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映三橋發”全詩
老夫寧有力,半子自成名。
柳映三橋發,花連上道明。
緘書到別墅,郢曲果先成。
分類:
作者簡介(嚴維)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余。后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辟佐幕府。遷余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酬謝侍御喜王宇及第見賀不遇之作》嚴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酬謝侍御喜王宇及第見賀不遇之作》
作者:嚴維
朝代:唐代
寂寞柴門掩,
經過柱史榮。
老夫寧有力,
半子自成名。
柳映三橋發,
花連上道明。
緘書到別墅,
郢曲果先成。
中文譯文:
離別后,我寂寞地關上柴門,
經過城門,柱史們正在慶賀。
年邁的我沒有什么力量,
只是半子之才,未能成名。
柳樹在三橋邊盛開,
花朵連著路旁的明亮。
我寫了一封書信送到別墅,
《郢曲》已經先于我完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嚴維寫給王宇的回贈詩。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之情,柴門關上后,世間的榮耀和繁華仍在繼續,柱史們正在榮耀地慶賀,而詩人年事已高,力量已衰,只是名聲未達,未能成就一片天地。柳樹在三橋邊開花,花連著道路的明亮,象征著繁榮和希望。詩人收到王宇的賀信,稱贊了王宇之作《郢曲》已經完成了,表達了對王宇才華的贊嘆和諷刺自己的無能。整首詩流露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遺憾,同時也透露出對王宇的喜悅和羨慕之情。
“柳映三橋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xiè shì yù xǐ wáng yǔ jí dì jiàn hè bù yù zhī zuò
酬謝侍御喜王宇及第見賀不遇之作
jì mò zhài mén yǎn, jīng guò zhù shǐ róng.
寂寞柴門掩,經過柱史榮。
lǎo fū níng yǒu lì, bàn zǐ zì chéng míng.
老夫寧有力,半子自成名。
liǔ yìng sān qiáo fā, huā lián shàng dào míng.
柳映三橋發,花連上道明。
jiān shū dào bié shù, yǐng qū guǒ xiān chéng.
緘書到別墅,郢曲果先成。
“柳映三橋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