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豈待儂箴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國人豈待儂箴儆”全詩
樽空愧不能觴客,綆短如何敢汲深。
薄俗求疵誰揜惡,先賢慮患或陽喑。
國人豈待儂箴儆,持在螢窗且自箴。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戶外跫然聞足音,
或懷漫刺袖新吟。
樽空愧不能觴客,
綆短如何敢汲深。
薄俗求疵誰揜惡,
先賢慮患或陽喑。
國人豈待儂箴儆,
持在螢窗且自箴。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劉克莊在十月的一個早晨,他在戶外聽到了腳步聲。他在這個安靜的環境中,心中涌起了各種思緒和感慨。他感到自己無法滿足來訪客人的期待,因為酒樽已經空了,無法款待客人。他內心矛盾,想要汲取更深的酒,但卻因為酒量有限而不敢貪杯。
作者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表達了對社會的不滿和對人們追求瑣事的批評。他認為這些瑣事和挑剔的行為是無謂的,他提到先賢們也曾擔心過社會的問題,但他們的憂慮可能已經被遺忘。他認為國人不應等待他的箴言和警戒,而是應該通過自身的行為來改變社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通過描述自己無法款待客人的尷尬和對瑣事的不屑,作者傳達了對社會浮躁和虛偽的批評。
詩中的“樽空愧不能觴客,綆短如何敢汲深”表達了作者對酒量的自嘲和對社交場合的無奈。這種自嘲和無奈的情緒在整首詩中貫穿始終,使得詩詞更加真實和貼近生活。
最后兩句“國人豈待儂箴儆,持在螢窗且自箴”表達了作者對改變社會的呼喚。他認為國人不應只是等待他人的規勸和勸告,而是應該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動來引導和改變社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批評和對個體責任的呼喚。它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和價值觀念。
“國人豈待儂箴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āo wù chén shí yuè jìn gǎo qī shǒu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hù wài qióng rán wén zú yīn, huò huái màn cì xiù xīn yín.
戶外跫然聞足音,或懷漫刺袖新吟。
zūn kōng kuì bù néng shāng kè, gěng duǎn rú hé gǎn jí shēn.
樽空愧不能觴客,綆短如何敢汲深。
báo sú qiú cī shuí yǎn è, xiān xián lǜ huàn huò yáng yīn.
薄俗求疵誰揜惡,先賢慮患或陽喑。
guó rén qǐ dài nóng zhēn jǐng, chí zài yíng chuāng qiě zì zhēn.
國人豈待儂箴儆,持在螢窗且自箴。
“國人豈待儂箴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