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爾之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敏爾之生”全詩
震為雷,兄長之。
左,東方之師也。
憑險不已,君子憂心,而作是詩。
)
左車有慶,萬人猶病。
曷可去之,于黨孔盛。
敏爾之生,胡為波迸。
左車有赫,萬人毒螫。
曷可去之,于黨孔碩。
敏爾之生,胡為草戚。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左車二章》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左車二章》是唐代詩人顧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左車有慶,萬人猶病。
曷可去之,于黨孔盛。
敏爾之生,胡為波迸。
左車有赫,萬人毒螫。
曷可去之,于黨孔碩。
敏爾之生,胡為草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充滿戰爭和動蕩的景象,以表達詩人內心的憂慮和不安。詩中提到了左車,它象征著東方的軍隊,憑險屹立不倒。詩人通過描寫左車的慶典和威武,表達了千萬百姓的痛苦和苦難。詩人深感左車的存在對社會穩定和和平構成了威脅,因此他不禁發問:為何不能將左車驅逐于孔盛之地?詩人認為,如果沒有左車的存在,社會將會更加安寧和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戰亂和動蕩社會的憂慮之情。他通過對左車的描繪,表達了對戰爭和軍隊的反思。左車被描繪為強大而威武的存在,但它也帶來了萬民的苦難和困擾。詩人希望能夠將左車從社會中驅逐,以實現社會的安寧和穩定。
這首詩詞的詩意深沉,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狀的擔憂和對和平安寧的向往。通過對左車的形象描繪,詩人呈現了一種對戰爭的審視和對和平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述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顧況是唐代文學史上重要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詠史和抒發個人情感為主,充滿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懷。這首詩詞展示了他對戰爭和社會動蕩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文學意義。
“敏爾之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gǔ zhī shén bǔ wáng xùn chuán shí sān zhāng zuǒ chē èr zhāng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左車二章
zuǒ chē, píng xiǎn yě.
(左車,憑險也。
zhèn wèi léi, xiōng zhǎng zhī.
震為雷,兄長之。
zuǒ, dōng fāng zhī shī yě.
左,東方之師也。
píng xiǎn bù yǐ, jūn zǐ yōu xīn, ér zuò shì shī.
憑險不已,君子憂心,而作是詩。
)
zuǒ chē yǒu qìng, wàn rén yóu bìng.
左車有慶,萬人猶病。
hé kě qù zhī, yú dǎng kǒng shèng.
曷可去之,于黨孔盛。
mǐn ěr zhī shēng, hú wéi bō bèng.
敏爾之生,胡為波迸。
zuǒ chē yǒu hè, wàn rén dú shì.
左車有赫,萬人毒螫。
hé kě qù zhī, yú dǎng kǒng shuò.
曷可去之,于黨孔碩。
mǐn ěr zhī shēng, hú wéi cǎo qī.
敏爾之生,胡為草戚。
“敏爾之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