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何嘗有棄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匠何嘗有棄材”全詩
君奉潘輿貧亦樂,我貪漢橐老猶呆。
明師不患無高弟,大匠何嘗有棄材。
若見蓬仙煩問訊,掉頭一去幾時回。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送方善夫赴鷺洲山長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方善夫赴鷺洲山長二首》是劉克莊的作品,該詩是宋代文人的一首送別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柴門病后少曾開,
今日人扶出郭來。
君奉潘輿貧亦樂,
我貪漢橐老猶呆。
明師不患無高弟,
大匠何嘗有棄材。
若見蓬仙煩問訊,
掉頭一去幾時回。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方善夫的情景。作者劉克莊自己身患重病,鮮少出門,但今天他還是被人攙扶著走出了家門,特意前來送別方善夫。詩中表達了對方善夫的贊美和羨慕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患病和年老的無奈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首句"柴門病后少曾開"表達了作者長期患病的狀況,柴門少有開啟的機會。但是今天,為了送別方善夫,作者還是走出了門戶,這也顯示了他對方善夫的重視和友情。
接下來的兩句"君奉潘輿貧亦樂,我貪漢橐老猶呆",表達了對方善夫的欽佩。方善夫貧窮卻樂在其中,而作者自己雖然貪圖安逸,卻依然呆在家中,沒有追求更高的境界。這里也映射了作者對自己的反思和自省。
接下來的兩句"明師不患無高弟,大匠何嘗有棄材"表達了對方善夫的學識和才華的贊賞。明師不會擔憂沒有優秀的學生,而優秀的匠人也不會拋棄有才華的材料。這里,作者將方善夫比作明師和大匠,強調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受人尊重的地位。
最后兩句"若見蓬仙煩問訊,掉頭一去幾時回"表達了對方善夫前程的祝福和送別之情。蓬仙指的是方善夫,作者希望他能夠獲得更高的成就,但也希望他能夠記得回來看望自己。這里體現了作者對友誼和離別的思考和深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方善夫的欣賞和羨慕之情,也體現了對自身狀況的思考和反思。同時,通過送別之情的表達,詩中蘊含了友情和離別的主題,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大匠何嘗有棄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āng shàn fū fù lù zhōu shān cháng èr shǒu
送方善夫赴鷺洲山長二首
zhài mén bìng hòu shǎo céng kāi, jīn rì rén fú chū guō lái.
柴門病后少曾開,今日人扶出郭來。
jūn fèng pān yú pín yì lè, wǒ tān hàn tuó lǎo yóu dāi.
君奉潘輿貧亦樂,我貪漢橐老猶呆。
míng shī bù huàn wú gāo dì, dà jiàng hé cháng yǒu qì cái.
明師不患無高弟,大匠何嘗有棄材。
ruò jiàn péng xiān fán wèn xùn, diào tóu yī qù jǐ shí huí.
若見蓬仙煩問訊,掉頭一去幾時回。
“大匠何嘗有棄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