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約還轅席子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約還轅席子記”全詩
待先生敬雖如此,與老人期柰后何。
走馬看花消許急,殺雞為黍誤儂多。
吳中故舊還相問,一臂偏枯兩鬢皤。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送葉士巖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葉士巖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約還轅席子記,
幾回掃榻佇經過。
待先生敬雖如此,
與老人期柰后何。
走馬看花消許急,
殺雞為黍誤儂多。
吳中故舊還相問,
一臂偏枯兩鬢皤。
詩意解析:
這首詩以送別葉士巖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別離之情。第一句表達了曾經與葉士巖約定的還有他的車席,但是多次掃榻卻沒有見到他。第二句表示盡管等待的先生(葉士巖)對待自己十分敬重,但是和老年人約定的事情又將如何實現呢?
第三句以走馬觀花、殺雞焉用黍為比喻,表達了時間緊迫,不舍得花費時間,卻誤了許多重要的事情。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和葉士巖是吳中故舊,相互之間有很多共同的回憶,此時再相見時,詩人已經年老,雙臂有些干癟,兩鬢已經斑白。
賞析:
這首詩通過詩人與葉士巖的別離,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曾經與葉士巖有過約定,但多次等待卻沒有見到他,表現出別離之后的失落和無奈。詩人用走馬觀花和殺雞焉用黍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緊迫感和一些重要事情被忽視的遺憾。最后,詩人描繪了自己和葉士巖是吳中故舊,再次相見時已經年老,表達了時光流轉、歲月無情的主題。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別離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對友情和時光的反思,使讀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和珍惜眼前的人和事的重要性。
“曾約還轅席子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è shì yán èr shǒu
送葉士巖二首
céng yuē hái yuán xí zi jì, jǐ huí sǎo tà zhù jīng guò.
曾約還轅席子記,幾回掃榻佇經過。
dài xiān shēng jìng suī rú cǐ, yǔ lǎo rén qī nài hòu hé.
待先生敬雖如此,與老人期柰后何。
zǒu mǎ kàn huā xiāo xǔ jí, shā jī wéi shǔ wù nóng duō.
走馬看花消許急,殺雞為黍誤儂多。
wú zhōng gù jiù hái xiāng wèn, yī bì piān kū liǎng bìn pó.
吳中故舊還相問,一臂偏枯兩鬢皤。
“曾約還轅席子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